闵行莘庄老街记忆重现!这面彩绘墙带你穿越回儿时

   时间:2025-02-17 18:15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在闵行莘庄莘建支路上,一面独特的建筑墙体吸引了众多目光。这面墙被精心绘制成“莘庄印记”主题彩绘,生动展现了莘庄老街昔日的生活风貌,仿佛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带领人们穿越回那个充满回忆的年代。

莘庄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明朝崇祯年间。那时,莘庄已是一个人口稠密的集镇,水运发达,莘溪(今莘浜路)两岸更是繁华无比。莘庄因此溪而得名,而莘溪则因莘草而得名,这段历史赋予了莘庄独特的文化底蕴。

随着时光的流转,1909年沪杭铁路的通车,莘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铁路在此设站,极大地促进了莘庄的商贸繁荣。特别是在1930年代至1949年期间,莘庄的棉花市场尤为兴旺,商市景象繁荣。1949年,莘庄已有152家商店,成为了一个区域性的中心集镇。此后,莘庄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92年,随着上海县与闵行区的合并,莘庄正式成为了新闵行区的一部分。

在莘庄的发展历程中,莘庄公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这座公园原是一片临河滩地,1934年被租赁种植果树,并命名为莘野梅园(又名果梅园)。1952年,这里被改造成公园,对外开放。2004年,公园再次扩建,以梅花为主题,新老园区通过一座石拱形卧虹桥相连,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景观。

莘庄的非遗钩针编结技艺也是其文化瑰宝之一。这一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三年,当时莘庄南张天主堂重建,徐家汇教会及圣母院工场前来招收女工,手工编结技艺开始在这一带流传。随着沪杭铁路的开通和莘庄火车站的设立,莘庄的工商业和编结手工艺迅速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经历了多次波折,但莘庄钩针编结技艺始终得以传承。2007年,这一技艺成功申报为上海市级非遗,成为了上海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一部分。

如今,莘庄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居住区和商业中心,更是上海钩针编结艺术传承、交流、展示和研究的中心。这里持续创新非遗技艺展现形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带动着新生代传承人延续这一传统技艺,让莘庄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