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玩游戏领红包”的广告陷阱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玩家反映,被这类广告中的高额奖励所吸引,但实际操作后却发现根本无法获得宣传中的奖金。
赵凌,一位00后玩家,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他在春节期间看到一款游戏的视频广告,声称只需每天上线完成任务,就能领取数百到数千元的现金奖励。然而,当他下载并开始游戏后,却发现事实与广告大相径庭。游戏内容枯燥,关卡重复度高,而且要想获得奖金,不仅需要不断完成任务,还需要观看大量广告,甚至需要充值购买道具。
姜磊也遭遇了类似的经历。他被一款号称“每天收入近百元”的游戏广告吸引,但进入游戏后发现,要想获得奖金,不仅需要每天固定在线数小时,还需要在朋友圈推广游戏,并拉新玩家加入。即使最后勉强拿到了奖金,金额也远远低于广告中的承诺。
据行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游戏市场发展迅猛,2024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2382.17亿元,小游戏市场收入更是同比增长了99.18%。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游戏厂商纷纷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玩游戏领红包”等噱头吸引玩家。
然而,这些广告往往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玩家按照广告中的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提现门槛极高,奖金难以到手。有些游戏甚至设置了多重套路,让玩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游戏厂商的盈利工具。例如,有些游戏在初期会让玩家轻松获得小额奖金,以制造随时能提现的假象,但当玩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后,却发现提现门槛越来越高,奖金也越来越少。
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款号称“登录就送328元”的游戏。进入游戏界面后,虽然登录页面醒目地标注着奖金金额,但领取却需要满足高达千元的提现要求。在游戏中,记者玩了数小时后,红包金额也仅达到800多元,而且后续的红包金额也不再动辄上百元。
除了提现门槛高,这些游戏还通过其他方式盈利。例如,设置高难度关卡,让玩家不得不观看大量内置广告以获得游戏道具或过关提示。广告商则按照观看量从广告投放商手中获得相应收入。这样一来,玩家不仅无法获得宣传中的奖金,还成为了游戏厂商和广告商的盈利工具。
对于这种现象,法律专家表示,广告主以虚假的承诺吸引玩家,明显属于虚假宣传,可能构成欺诈。如果消费者因为轻信广告而遭受损失,可以向游戏经营者协商赔付,或者向平台举报投诉。同时,上架广告的平台方也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专家还提醒玩家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广告中的高额奖励所迷惑。在选择游戏时,要仔细查看游戏的评价和口碑,避免掉入陷阱。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打击虚假宣传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这场游戏市场的淘金热中,玩家应成为受益者而非受害者。只有加强监管、提高玩家意识、打击虚假宣传行为,才能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的游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