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地理试题再现深度挑战,2022年考题引发热议
近日,辽宁省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再次成为考生与家长热议的焦点,其中关于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研究题目尤为引人关注。此次试题不仅考验了考生对地下水循环基本原理的掌握,还深入探讨了地下水位的分布特征及其流动方向,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平台。
试题中,一张展示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TDS)分布的图示尤为引人注目。图示显示,盆地地下水TDS值从四周向中部逐渐升高,由此推断出地下水位的分布规律:盆地北部及部分边缘地带地下水位较高,而盆地中心部位地下水位则相对较低。基于这一发现,考生们需进一步分析并推断出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即盆地北部及部分边缘地带的地下水向盆地中心汇集,而在盆地中心地带,地下水则以垂直流动为主。
试题的第三部分则聚焦于保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措施。考生们需结合地下水循环的补给与排泄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地下水采补平衡措施,到强化取水许可和用水定额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再到实施节水行动、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和发展节水农业,以及完善污水处理排放体系防止地下水污染等多方面入手,考生们展现出了对地下水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思考。
然而,在热议之余,也有部分考生和家长对试题的难度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试题中涉及的一些专业名词和概念超出了中学地理的教学范畴,给考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对于辽宁新高考地理试题的“炫技”和“卖老”现象,一些考生表示希望试题能够更加贴近中学地理教学实际,更好地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此次辽宁高考地理试题仍然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不仅考察了考生对地下水循环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还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引导考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他们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试题的难度和挑战性也激发了考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为未来的地理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