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度合成滥用,雷军刘德华等名人频遭侵权!如何防范?

   时间:2025-02-17 12:21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深度合成技术被频繁用于制作名人音视频,引发了一系列侵权事件。从模仿企业家雷军到伪造张文宏医生的音视频用于直播带货,再到利用该技术实施诈骗,AI深度合成音视频侵权现象愈发猖獗。

刘德华就曾遭遇过此类侵权事件。有网友利用AI技术合成刘德华的声音,以此博取流量。刘德华的电影公司迅速发布声明,提醒公众警惕伪造刘德华声音的AI语音合成技术骗局。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制作AI深度合成音视频并不难,甚至在一些网购平台上,该技术已成为网店牟利的工具,仅需几十元即可定制名人音视频。

这些AI深度合成的声音和换脸视频是如何制作的?记者发现,相关深度合成软件在网络上并不难获取,甚至一些网络主播还会直播教授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换脸换声”,出现了多款工具。但这些工具设定的场景较为固定,逼真度不高。那么,网店是如何制作出高逼真度的AI深度合成音视频的呢?

据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专家薛智慧介绍,目前网络上有许多开源软件和工具可以实现换声和换脸效果,供网民自由下载并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和使用。这些软件虽然有一定技术门槛,但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众多主播在教网民使用相关软件。

那么,在网购平台上使用AI深度合成技术制作并出售名人音视频,是否触犯相关法律?专家表示,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未经授权,不得深度合成制作发布他人信息。网店接单制作名人视频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指出,国内已经审结了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在该案中,一位配音演员的声音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AI生成并对外出售。法院认为,民法典已将自然人的声音视为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因此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

针对AI深度合成音视频侵权问题,专家建议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并指出可以利用AI技术来对抗和检测AI。目前已有一些典型的AI技术能够对图片或音视频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经过后期加工和合成。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吕延辉表示,防范AI侵权问题需要从法律、平台和公众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法律层面应完善相关立法,细化AI克隆技术的法律条款,明确侵权行为的定义和责任,并加强执法力度。平台层面应强化政策法规的宣贯和执行,做好数据保护,应用技术手段规避AI克隆侵权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内容审核和侵权举报机制。

法律专家也提醒AI深度合成制作和信息发布者,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法律没有灰色地带,切勿因小失大。赵精武副教授强调,法律并非禁止使用AI合成技术,而是禁止不合法、不合理的使用,尤其是禁止不进行任何显著标识和提示的AI合成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