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支架”,让孩子成为学习主角?

   时间:2025-02-17 06:56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青青

在教育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教师们时常面临各种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难题之一便是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王珏老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深刻洞察到当前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往往过于依赖讲授与示范,却忽视了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的重要性。

支架,这一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术语,为当代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强调情境、主动性和社会互动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尤其是主动性,它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加工信息,而非被动接受。然而,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难以仅凭自身力量完成复杂任务的思维加工,这时便需要教师或家长巧妙地搭建支架。

王珏老师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搭建支架比作攀登喜马拉雅山时的梯子,帮助学生克服知识陡崖,逐步达成学习目标。他强调,支架的搭建应基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步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在实际教学中,王珏老师的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验证。在一次直播分享中,新疆的张弛老师原本计划使用双气泡图帮助学生对比知识点异同,却发现学生在总结不同点时遇到困难。王珏老师指出,这正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认知模型,此时教师应搭建思维支架,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最终自行得出结论。

同样,在另一次直播中,针对一位家长辅导孩子时遇到的难题,王珏老师再次强调了支架搭建的重要性。他设计了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支架,帮助孩子从熟悉的知识出发,逐步迁移到复杂问题的解决上。这一过程中,孩子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

王珏老师的这些实践案例,生动展示了支架搭建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他强调,教师不仅要学会有效地讲授和示范,更要学会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桥梁,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自行理解。通过支架设计加上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大多数知识和问题都能由学生自行掌握,从而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