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春节档期,中国游戏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繁荣景象,各大游戏厂商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的活动和福利,以吸引玩家并提升业绩。
据相关数据显示,1月份共有34家中国游戏发行商跻身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收入达到23.3亿美元,占据了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的39.2%。其中,腾讯和网易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在春节期间,多款热门游戏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和《穿越火线》等,通过推出限定皮肤、充值福利以及返场打折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玩家的消费热情。例如,《王者荣耀》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多款新皮肤,并上线了多个特别活动和福利,使得该游戏的月收入达到了近42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并重回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
除了这些热门游戏外,一些新上线的游戏也借助春节档的流量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世纪华通旗下的《传奇新百区—盟重神兵》在公测期间,通过明星代言和福利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玩家,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小游戏在春节期间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吸金能力。一些小游戏通过多端/多平台上线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买量成本,实现了快速增长。DataEye研究院负责人刘尊表示,多端/多平台上线是2025年小游戏“成本最低”的增量方式。
在春节期间,大部分游戏玩家与家人、朋友相聚,这为具有强社交属性的游戏提供了更多的增长空间。例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大DAU游戏,在春节期间吸引了大量玩家参与,活跃度显著提升。而与之相对应,一些互动性较弱的游戏产品,如主机类游戏,其活跃度则相应下降。
从资本市场来看,游戏板块的表现在春节假期过后也十分抢眼。游戏ETF在连续七个交易日内累计增幅超过20%,显示出投资者对游戏市场的看好。
在小游戏市场方面,近年来其规模持续增长,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些热门小游戏通过IAA玩法变现,实现了超百万的流水,并保持较快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小游戏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一些小游戏开始尝试多端运营,通过在不同平台上线来扩大用户基础。
尽管小游戏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如何留住用户仍然是游戏公司和小程序平台面临的一大挑战。刘尊认为,目前小游戏仍然以微信端为主要方向,其他端都尚不成熟。对于小游戏的发力方向,业内人士指出,长线运营是小游戏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产品削减买量成本、改善获利情况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