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押注: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苏州落地,能否领跑AI商业化?

   时间:2025-02-14 23:47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在AI领域,一场围绕大模型应用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零一万物,这家由创新工场孵化的大模型独角兽,近日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动作,标志着其加速推进商业化进程的决心。

2月14日,零一万物携手中细软集团、超媒体集团、创新奇智科技集团、倍漾量化、呈元科技、穹彻科技、随锐科技等七家公司,在苏州共同揭牌成立产业大模型基地。该基地旨在打造覆盖制造、金融、医疗、政务等多个行业的定制化大模型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特定需求。

回溯至今年1月,零一万物曾宣布与阿里云合作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标志着其战略转型的开始。公司创始人李开复曾公开表示,零一万物将不再追求训练超级大模型,而是转向训练参数适中、推理速度快、成本低的轻量化模型,并致力于将这些模型转化为具有盈利能力的应用。此番产业大模型基地的落地,无疑是对这一战略转型的进一步落实。

在零一万物的转型之路上,其对于商业化落地的迫切需求显而易见。李开复指出,随着基座模型性能的不断提升,应用层面的创新将迎来爆发期,为中国团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零一万物希望率先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闭环,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事实上,零一万物的转型并非孤例。在AI大模型领域,随着DeepSeek等新兴势力的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DeepSeek以其强大的基座模型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迅速赢得了全球用户的青睐。面对这一挑战,包括零一万物在内的多家大模型初创公司开始探索商业化和B端应用场景,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月之暗面推出了企业级API,探索B端商业模式;百川智能则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合作,共同推出AI医疗产品;MiniMax则通过其C端AI社交产品Talkie上的广告收入,实现了可观的营收增长。这些案例表明,大模型初创公司正在通过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加速推进商业化进程。

李开复在活动现场

在零一万物的产业大模型基地揭牌仪式上,李开复再次强调了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性。他表示,大模型绝非空中楼阁,而是驱动实体经济的核心引擎。中国AI 2.0的发展已经进入“落地为王”阶段,需要更多关注商机所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零一万物的合作伙伴名单中不乏创新工场的被投企业,如创新奇智、倍漾量化等。这显示了创新工场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和影响力。未来,随着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和合作项目的推进,零一万物的产业大模型基地有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AI六小虎业务方向分化

在AI大模型领域,竞争与合作并存。面对DeepSeek等强劲对手的挑战,零一万物等初创公司选择了通过战略转型和商业化落地来应对。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