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宠物成为许多家庭的新成员。
据宠物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至2023年,中国宠物数量已达到1.2亿只,与日本人口数量相当,并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高盛预测,到2030年,中国宠物数量将接近婴幼儿数量的两倍。这一趋势不仅在一二线城市显著,近年来,县城宠物市场的增速甚至超越了一二线城市。
县城的公园和街道上,越来越多的居民带着宠物散步,街边的宠物店和宠物医院数量也大幅增加。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县城宠物的相关内容和话题日益增多,显示出宠物经济在县城的蓬勃发展。
县城宠物经济的崛起,是经济增长与孤独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县城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他们没有车贷、房贷等压力,生活成本较低,有更多闲暇时间和资金来养宠物。县城独居和留守老人较多,宠物成为他们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期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宠主占比大幅提升8.2%,达到30%。相比之下,一线城市宠主占比仅微增1.4%,二线城市宠主占比则下降了近10%。快手电商等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县城宠物消费正在快速增长,狗粮、猫粮和宠物零食是最受欢迎的商品。
在县城宠物消费中,银发一族成为不可忽视的主力军。由于青年人口持续流出,县城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在宠物消费上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尤其是在宠物医疗方面。尽管他们在日常宠物食品和用品上的消费相对较少,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散装粮和白牌粮,但在宠物生病时,他们毫不吝啬,愿意为宠物的健康投入更多资金。
县城宠物经济的兴起,与孤独经济密不可分。在一二线城市,养宠已成为年轻群体的流行趋势。如今,这一趋势正逐渐下沉至县城。县城工作机会有限,年轻人外出打拼,导致独居和留守老人数量增加。这些老人需要情感陪伴,宠物成为他们填补情感空白的重要方式。同时,县城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养宠物作为陪伴。
县城居民在生活成本和业余时间上的优势,也为宠物经济的下沉提供了有利条件。县域居民拥有较高的房产和汽车拥有率,且房贷压力较小。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时光来照顾宠物,为宠物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县域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较大,为养狗等需要大量活动空间的宠物提供了便利。
目前,县城居民在宠物消费上主要集中在洗澡美容和看病两方面。宠物美容服务在县城颇受欢迎,尽管价格相对较低,但性价比高。同时,宠物医院在县城也快速发展,老年人在宠物医疗上的慷慨投入推动了这一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县城宠物市场中,宠物狗比宠物猫更受欢迎。这主要是由于品种猫较难养活,且提供的陪伴和情绪价值相对较少。相比之下,宠物狗更受老年人青睐。县城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较大,也为养狗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宠物经济的下沉,县城宠物产业正逐渐兴起。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消费升级、银发经济和单身经济的共同作用,县城宠物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