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高层人事大变动,王士源接任执行事务董事
近日,花样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了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据悉,张莉被免去董事长及董事职务,袁建军卸任董事,刘小勇也不再担任监事。此次调整中,花样年决定不再设立董事会,转而设立一名执行事务董事兼法定代表人,该职位由王士源接任,任期定为三年。
花样年此番人事变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张莉担任董事长的时间尚不足一年。去年4月,花样年原董事长潘军辞职后,张莉才接任该职位。而此次接任的王士源,此前已担任花样年的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
花样年集团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企业。2009年,花样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开启了其资本市场之旅。近年来,花样年不断调整业务重心,从地产化转型至物业管理,再回归地产业务。其控股的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也于2014年在香港上市。
在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期,花样年曾提出冲刺千亿销售额的目标。然而,这一目标并未顺利实现。尽管如此,公司创始人曾宝宝在回归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下,花样年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然而,随着地产行业进入寒冬,以及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花样年的负债问题逐渐凸显。
数据显示,花样年的流动负债从2019年的463.7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26.52亿元,总负债也大幅增加。高度依赖美元债的花样年,在融资成本攀升和融资受限的双重压力下,最终陷入了流动性危机。2021年,花样年发行的美元债票面利率高达14.5%,同时国际评级机构多次下调其评级,进一步限制了公司的融资能力。
2021年,花样年正式违约,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无法兑付部分美元债,构成实质性违约。此后,花样年积极推进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工作。经过努力,公司的境外重组支持协议正式生效,境内债券的本息偿付安排也获得了债券持有人的同意,最晚还款时间延长至2028年6月30日。2023年8月,花样年股票在停牌16个月后正式复牌。
然而,花样年目前的债务压力依然巨大。据统计,公司共有5支境内债存续,余额共计64.27亿元,未来四年需偿还的金额分别为5.49亿元、13.83亿元、21.27亿元和42.90亿元。花样年控股的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16.56亿元,归母净利亏损31.61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47亿元。
在二级市场上,花样年控股的股价也面临压力。截至最近交易日,公司股价报0.098元,跌幅为1.01%,总市值为5.66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