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报道
在描绘《水浒传》人物时,关胜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角色之一。许多艺术家在塑造关胜形象时,往往难以摆脱其先祖关羽的影子,导致两者在视觉上高度相似。更有甚者,直接将关胜描绘成关羽的模样,忽略了他们性格与命运的显著差异。关羽在中国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关胜则相对平凡,即便在《水浒传》中,他被赋予天勇星的身份。
那么,在绘制关胜时,艺术家应如何捕捉其独特之处呢?关键在于淡化他身上的威严与傲气。关羽在《三国演义》中,虽重情重义、勇猛无比,但性格高傲;而关胜则截然不同。尽管他在梁山马军五虎将中位列第一,但在108将中仅排名第五,并非领袖人物。关胜以稳重著称,性格中不乏谨慎,行事低调,与关羽的高调形象大相径庭。
观察孙敬会先生笔下的关胜,虽在外形上与关羽相近,但眼神温和,无丝毫傲气,反而透露出一种亲和力,成功消解了关胜应有的威严。若绘制关羽,眉宇间可彰显英气,眼神中透露出傲骨;而绘制关胜时,则需刻意避免落入关羽的固有模式,展现其独特的性格特征。
相较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关胜在《水浒传》中的人物刻画略显单薄,性格不够饱满。然而,正是这种低调与内敛,使得关胜的形象更加立体。孙敬会先生在创作中,准确把握了关胜的这一特点,将其刻画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