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全面升级,这些新变化你不可不知!

   时间:2025-02-10 20:04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数字化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此次修订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详细解答了相关疑问。

《办法》的修订背景可追溯至2013年,当时教育部首次发布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了“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原则,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系统。然而,随着学籍管理需求的提升和学籍信息的深入应用,原《办法》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实践。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以及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也对学籍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修订《办法》的思路与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实用性、连续性和科学性。合法性要求学籍管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实用性则强调解决当前学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连续性原则保留了原《办法》中仍具适用价值的条款,确保政策的稳定性。科学性原则则要求既明确基本原则,又为地方提供灵活操作空间,并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新《办法》对学籍的定义进行了详细划分,明确了学籍、学籍信息、学籍管理和学籍档案的具体内容。例如,学籍被视为学生在学校就读的身份标识,学籍信息则包括基础学籍信息和非基础学籍信息。学籍管理则包括传统媒介管理与数字化管理两种方式,学籍档案则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形式。

在学籍管理权方面,《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省、市、县、校各级学籍管理部门的权力与职责,并赋予地方学籍管理部门相应的自主管理权。国家学籍系统采用一级部署、五级应用模式,确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够有效管理和使用学籍信息。

针对当前学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办法》进行了细化规范。例如,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明确,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重复学籍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回应。同时,《办法》还优化了信息系统架构,推动学籍管理数字化转型,如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和推广使用电子毕业证等。

在特殊学籍管理需求方面,《办法》对特殊教育学生、专门学校学生、境外学生等类型的学籍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境外学生需持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入学并注册学籍,特殊教育学生则适度放开学籍变动权限,允许情况特殊的学生降级就读。

《办法》还强调了学籍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建立严格的学籍管理工作安全制度,定期更改学籍管理系统账号密码,确保学籍数据和学生信息安全。任何学籍信息的提供和使用都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防信息泄露和滥用。

为保障《办法》的落地落实,《办法》设立了“保障措施”一章,明确了学籍管理保障条件和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加强学籍管理机制建设,配备专职学籍管理员,并将其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优先考虑其职称评定和评优晋级等。

此次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不仅回应了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更加规范、科学和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切实保障每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