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高中校园内掀起了一股“抢跑开学”风潮。
在杭州市,部分学校竟在正月初八,即公历2月7日,就催促学生重返校园。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陈女士透露:“我们是返校前一天才接到通知,虽然心里着急,但为了孩子的学习进度,也只能赶紧把孩子送回学校。”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学生在校学习了三天后,又被突然通知回家,开学日期改回了原定的2月13日。这股“开学热潮”最终在杭州市教育局的坚决制止下才得以平息。
江苏省宿迁市的泗阳中学也因提前开学一事受到了广泛关注。按照规定,江苏省的开学时间是2月12日,但泗阳中学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却在2月5日就提前开学了。在接到相关举报后,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多次要求学校停止违规行为,但学校并未整改。于是,2月6日,教育部门发布通报,责令泗阳中学立即整改,并向上级部门提交书面检讨。
对于中学提前开学的现象,分析认为其背后动机可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学校方面或许认为,增加教学时间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然而,这种做法却忽视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寒假本应是学生们调整身心、自主学习和发展个人兴趣的重要时期,提前开学无疑剥夺了他们应有的休息时间。研究表明,长期过度学习而缺乏休息,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家长们对于提前开学的态度则呈现出明显的分歧。约60%的家长表示支持,他们希望孩子能利用假期时间多学习,以免荒废学业。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学校提供的“免费补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据估算,这能为家庭年均节省约1.2万元的教育支出。然而,也有40%的家长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孩子需要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来保持身心健康。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提前开学无疑缩短了他们的假期时间,剥夺了他们自主安排生活的权利。原本可以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阅读课外书籍或发展兴趣爱好的计划,都因提前开学而泡汤。这不仅可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影响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了彻底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