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珍藏:历代佛经佛画,穿越千年的宗教艺术之美

   时间:2025-02-10 01:56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近日,一场汇聚清代皇家佛教艺术瑰宝的展览吸引了众多目光。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清代皇室对佛教的深厚信仰,还通过一系列珍贵的佛经、佛画,带领观众领略了大乘佛教的智慧与慈悲。

清代皇室对佛教的尊崇,体现在康熙、乾隆两朝对藏文甘珠尔及满文大藏经的传写与刷印上。雍正皇帝更是亲自选编了《御选语录》及《御录经海一滴》。在皇宫的殿阁中,佛经的宣讲与礼佛的祀拜活动频繁举行,离宫内院则陈列收藏了大量佛画及经书。

展品中的佛经种类繁多,包括宋元刊刻的经典及名家缮写的大乘经典。《金刚经》以其言简意赅的文字,充分展现了大乘佛教的般若智慧。其流传久远,即使在出版刻印相对简易的宋、元两朝,仍有众多书家愿意亲手书写,以示虔诚。佛像图绘也极具艺术价值,尤其是明代的彩绘密教经典,更是精美绝伦。

在佛画部分,展出了名人书经及护国天王、文殊、观音、罗汉等画像。这些画作不仅展示了画家们的巧思,还以阿弥陀佛为主,结合了普贤、文殊及观音菩萨,以及天王佛像等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汉、藏不同形貌的罗汉造型也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备受瞩目。此次展览展出了南宋张即之、叶鼎,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等四位名家的写本,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极为珍贵。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写本,感受到《金刚经》所蕴含的般若智慧。

密教经典同样引人注目。此次展出的《如来顶髻尊胜佛母现证仪》、《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及《真禅内印顿证虚凝法界金刚智经》等作品,展示了密教的独特魅力。这些经典不仅融合了印度佛教的思想,还融入了中国儒、道二教的教理,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

《华严经》作为华严宗的主要理论典籍,也备受关注。此次展出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实叉难陀的译本,共八十卷,描述了毗卢遮那佛所住的“华严藏庄严世界”。这部经典不仅阐述了法界缘起、事事圆融无碍的思想,还成为了中国佛教重要宗派之一的华严宗的理论基础。

观音经典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观音信仰自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显教、密教和中国化的观音三种类型。此次展出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等作品,展示了观音的慈悲形象与普渡众生的精神。

此次展览不仅让观众领略了清代皇家佛教艺术的魅力,还通过一系列珍贵的佛经、佛画,传达了大乘佛教的智慧与慈悲。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不仅见证了清代皇室对佛教的尊崇,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