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南涧彝族自治县,新春佳节期间,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跳菜表演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情。2月7日,南涧县宝华镇拥政村的村民们欢聚一堂,火红的灯笼下,宴席摆开,锣鼓与唢呐声交织成一曲欢歌。
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菜表演者头顶托盘,口咬桌角,以三翻三转的独特舞姿,在乐声中腾挪跳跃,将一道道彝家美食送到宾客的餐桌上。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表演,不仅是对宾客的尊重,更是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展示。
彝族跳菜,又被称为“抬菜舞”,自2008年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礼节性风俗舞蹈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长期以来在南涧彝族地区广泛流传。每当民间举办宴席,为了表达对宾客的敬意和增添喜庆气氛,人们都会跳起这种独特的舞蹈。
如今,南涧县的各个村寨都拥有自己的跳菜队,他们不仅在当地进行表演,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这种沉浸式的彝族风情,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文旅融合的形式不仅促进了非遗保护,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南涧县,跳菜表演不仅是一种艺术展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鲁朝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阿本枝等人,致力于将这种独特的舞蹈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彝族文化,让非遗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2月5日,阿本枝在传授跳菜技艺时,不仅给孙辈们演示了舞蹈动作,还耐心指导小朋友们练习。他希望通过这种家族传承的方式,让跳菜技艺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
除了跳菜表演,南涧县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2月6日,南涧县正月初九龙灯会上,演员们表演了与彝族跳菜同根同源的彝族舞蹈“三道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南涧彝族自治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南涧彝族自治县,新春佳节的欢乐氛围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跳菜表演、龙灯会等活动不仅展示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