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档热门鉴宝节目中,一位年迈的收藏爱好者携带一幅画作登台,希望专家能为其揭开真相。据老人回忆,这幅画是他在数月前于家附近的地摊上偶然发现的,上面的题款吸引了他的注意——何香凝。老人激动不已,认为如此佳作不应被埋没,而摊主却仅以废品视之。然而,专家的提问却指出了老人对这幅画缺乏深入了解便轻易购入的问题,并借此机会向观众普及了书画鉴定的基本常识。
专家强调,鉴定书画真伪,不能仅凭署名,还需结合画家的绘画风格综合考量。以何香凝为例,她不仅是民国时期的革命先驱,更是知名画家,其署名应与画作风格相契合。随后,专家仔细审视了这幅藏品,情绪逐渐高涨。他指出,画作中的贝叶草虫,叶子以精细的勾线描绘,脉络清晰,枝条则偏向写意,草虫的画法更是一上一下,典型地体现了齐白石的艺术风格。而齐白石的贝叶草虫作品,在书画收藏界几乎无人不知。
然而,当专家提及齐白石时,老人的情绪更加激动,但专家却无奈地指出,如果这真的是齐白石的画作,却未署其名,显然存在矛盾。仔细观察画作,其水平远未达到齐白石的标准,更像是低劣的仿制品。专家进一步分析,这幅画很可能是造假者模仿齐白石原作或印刷品后,张冠李戴地署上了何香凝的名字。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专家在画作上发现了另一个显著的破绽——署名“何香凝”竟被误写为“何香疑”,少了两个点,这无疑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一件低级的仿制品。
通过此次鉴定,不仅让老人认识到了自己对书画鉴定的不足,也为广大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文物鉴赏课。专家提醒,收藏书画需谨慎,切勿仅凭一时冲动便轻易购入,而应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