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商激战正酣,800美元关税豁免悬而未决,跨境电商前路几何?

   时间:2025-02-09 11:08 来源:天脉网作者:唐云泽

跨境电商战场烽火连天:Temu、SHEIN挑战亚马逊霸主地位

在跨境电商领域,一场前所未有的激战正在上演。近年来,以Temu和SHEIN为代表的中国新兴势力迅速崛起,对传统巨头亚马逊构成了严峻挑战。这些新兴平台凭借极致的低价策略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迅速在北美市场站稳脚跟。

据悉,Temu在2024年实现了惊人的业绩增长,营收突破300亿美元,增速高达50%。而SHEIN同样不甘示弱,营收飙升至240亿美元,增速保持在20%以上。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对北美市场的深度渗透和激烈竞争。

面对Temu和SHEIN的咄咄逼人,亚马逊终于坐不住了。2024年6月,亚马逊在深圳、义乌等地内测了一个名为Haul的低价商城,并于11月正式向美国用户开放。Haul的运作模式与Temu颇为相似,商品售价大多在20美元以下,卖家需将产品发往国内指定仓库,由亚马逊统一解决流量和物流问题。这一举措被业内戏称为“亚多多”,意在抗衡Temu的崛起。

然而,跨境电商的竞争远不止于此。在价格绞杀战愈演愈烈的同时,物流时效的博弈也愈发激烈。亚马逊长期构建的北美物流网络虽然强大,但Temu的“空运闪电战”正在不断撕开裂口。据业内人士透露,Temu的半托管模式已可以在4天左右完成交付,时效已逼近亚马逊的72小时FBA服务。而全托管模式下,Temu的物流时效也在不断提升,给亚马逊带来了巨大压力。

更为暗潮汹涌的是供应链的争夺战。Temu和SHEIN的崛起,吸引了大量低价供应链的加入。这些供应商原本在亚马逊平台上难以获得更多增量,而Temu和SHEIN提供了新的流量分发机制,让他们获得了更多机会。然而,随着Temu的价格下压,低价供应商们开始感受到压力,净利润率不断下降。面对这种局面,一些供应商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而亚马逊推出的Haul商城则成为了他们的备选之一。

不过,亚马逊对Haul的定位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亚马逊对Haul有不少扶持,比如在主站专门开了一个入口,流量与主站共享。但另一方面,亚马逊的招商节奏并不快,对商家的要求较高。Haul的产品定价也没有击穿对手,因为亚马逊仍对产品品质和平台美誉度有一定要求。这使得Haul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

除了低价供应链的争夺外,更隐秘的战场正发生在具有跨境物流布局能力的头部大卖和美国本土白人卖家之间。这些卖家成为了Temu和SHEIN等平台的争夺焦点。据悉,Temu已派遣百人左右团队前往美国进行线下BD工作,积极向亚马逊商家推销其平台。而SHEIN则特别有兴趣招募销售家具等大件商品的美国商家。这种争夺趋势与Temu等平台大力推动的半托管、本对本模式有很大关系。

半托管模式下,Temu给商家较大的补贴力度,使得美国消费者可以以亚马逊七折的价格在Temu上购买同样的产品。这对用户极具吸引力。而本对本模式则主要盯上美国白人卖家而非仅仅是华商,通过补贴使部分商品达到亚马逊的85折左右,以保持价格竞争力。据透露,半托管商家的毛利率可以达到30%-40%左右,净利率也接近亚马逊主站水平。

然而,就在中美各大跨境巨头激战正酣时,特朗普突然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取消了跨境电商长期以来的红利“800美元小额货物关税豁免政策”。这一政策变动给跨境电商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取消800美元小额豁免的四天里,从国内跨境电商圈到美国海关都乱成了一团。大量货物积压、清关流程复杂化、物流成本显著增加等问题接踵而至。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并未放弃。他们开始积极布局后路,大力推进半托管、本对本模式,并进行多种仓储布局以提高供应链效率。同时,他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新兴市场,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这场跨境电商的深水区较量中,只有同时具备中国制造的极致效率和全球本土化的敏捷身段,才能在这场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