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记忆:团圆味浓,欢聚时光里的温情与期盼

   时间:2025-02-09 00:11 来源:天脉网作者:任飞扬

元宵佳节,灯火阑珊处的温情记忆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以其独特的“闹”字闻名遐迩,这个字形象地描绘了节日里集市上的喧嚣与欢腾。闹元宵,不仅意味着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承载着家家户户对团圆和美满生活的向往。

历史上,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赏灯、观月、与人共聚(或许还能邂逅心仪之人)是其中的重头戏。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其《生查子·元夕》一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夜的浪漫与喧嚣,让人仿佛穿越千年,身临其境。

记忆回溯至童年,元宵节的早晨总是伴随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她会提前一天浸泡糯米,然后与父亲一同在石磨上将其细细研磨成粉。元宵当天,母亲早早起床,揉面、搓汤圆,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她对家人的爱。我站在一旁,看着她将糯米团捏成凹形,包入甜而不腻的芝麻红糖馅,再轻轻搓圆,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汤圆便跃然眼前。那时的我们,只知汤圆之甜,未解离别之苦。

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在院坝中赏月。月亮如白玉盘般悬挂于夜空,我们仰望星空,畅谈古今,享受着难得的宁静与温馨。父亲讲述着关于月亮的传说,虽然那时的我未能完全理解,但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却深深烙印在心底。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各自在小城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家。然而,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元宵节这一天,我们总会相约回到父母家中,共度佳节。如今,包汤圆、煮汤圆的任务已悄然转移到我们兄妹几人的肩上。热气腾腾的汤圆出锅后,大家围坐一桌,品尝着这熟悉的味道,聊着家长里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团圆时光。

城市中赏月虽不及乡村那般清晰,但我们仍会驱车前往郊外,登高望远,只为那一轮皎洁的明月。父亲会拿出智能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而母亲则满脸笑意地望着月亮和灯火,更多的是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这些儿孙。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一年元宵节前夕,我们失去了大哥,这才深刻体会到离别的痛苦与无常。从那时起,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的团圆,更加明白母亲每年元宵节时说“吃汤圆,团团圆圆”的深意。这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是对家人团聚、幸福安康的无限期盼。

月圆人团圆,月缺人亦散。但无论月亮如何变化,那份对家的思念与眷恋却永远不会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一次相聚,让这份热闹与欢腾成为心中永恒的记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