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DeepSeek崛起引发全球关注,中美科技竞争再升级
近期,DeepSeek的迅速崛起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中国科技新星很快便遭遇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合“抵制”。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及意大利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计划禁用DeepSeek,这一举动无疑为中美科技竞争再添一把火。
事实上,对于DeepSeek遭遇的抵制,业界早已有所预料。随着中国在各个科技领域的不断崛起,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零容忍”态度愈发明显。这种依附强国以求生存的老路,在昔日科技霸主美国的庇护下或许可行,但如今,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这些国家若仍坚持此道,无疑将显得与时代脱节,缺乏对全球科技格局的深刻洞察。
提到中国科技企业的遭遇,不得不提华为。华为所经历的打压与困境,与DeepSeek的现状颇为相似。比尔·盖茨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霸权打压非但不能阻止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反而会加速中国科技企业的成长与突破。这一观点在通讯领域和AI领域均得到了验证,对于DeepSeek而言同样如此。
DeepSeek在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ChatGPT背后高额的成本投入和英伟达顶尖GPU的支持不同,DeepSeek因无法获得美国先进的GPU,只能依赖国产硬件。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DeepSeek以仅十分之一的成本,创造了与ChatGPT相媲美的性能,书写了中国AI的奇迹。
DeepSeek的竞争环境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OpenAI不同,DeepSeek完全开源且免费,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全球AI工程师的共享与使用,更有助于快速建立AI行业标准和完善生态。相比之下,OpenAI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内部纷争,其CEO奥尔特曼甚至因开源计划而险些被踢出局。显然,OpenAI的发展并不自由,其背后隐藏着美西方收割财富的核心目的。
DeepSeek的免费开源策略,不仅吸引了更多开发者贡献代码、参与讨论,还促进了技术外交,加速了技术迭代。通过这一策略,DeepSeek逐渐完善和活跃了开发者社区,形成了开发者路径依赖。对于DeepSeek而言,代码并非其核心竞争力,真正的财富在于开发者生态、品牌认知以及数据飞轮效应。基于此,DeepSeek有望成为下一个“安卓”,掌握AI行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引领全球AI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