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近期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大胆预言,2025年将成为搜索领域创新幅度最大的一年。随着ChatGPT Search、Perplexity等AI搜索产品的强劲势头,谷歌也不得不调整其向数十亿用户提供信息的方式。
据最新消息,谷歌正在邀请内部员工测试新版搜索界面。这一版本的最大亮点在于,首页完全由AI生成的内容构成,类似于AI Overviews(AI概览)。用户需滚动至页面底部切换至次页,才能看到传统搜索中的网页链接。这一变革无疑印证了皮查伊的说法,即谷歌搜索正处于一场围绕AI的深度转型中,其搜索产品正逐步向AI智能助手的方向演变,能够浏览互联网、查看网页,并直接返回答案。
若此消息属实,则意味着未来谷歌搜索的首页将完全由AI概览主导,用户将看到一整页由AI提炼和总结的回复。在一众AI搜索产品的紧逼之下,谷歌也不得不顺应潮流,对这个二十余年几乎未变的“老古董”进行现代化改造。
相较于社交媒体、移动通讯工具、流媒体和网络游戏,搜索引擎几乎是最成熟的互联网业务。自诞生以来,其产品形态就基本固定:依靠爬虫技术从网络上提取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并建立索引。用户发起搜索请求后,系统检索匹配记录,并按照特定顺序呈现结果。
用户长期面对一个搜索框,也是谷歌、百度等传统搜索引擎有意为之的结果。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搜索引擎确实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性。然而,AI搜索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格局。
传统搜索引擎基于用户输入推荐一系列结果,但实际上并未真正理解用户需求,而是通过关键词猜测用户意图。很多时候,用户自己也不清楚希望通过搜索获得什么,导致传统搜索引擎在面对需要提炼的知识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传统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世界显得日益“古典”,用户体验也逐渐下滑。
AI搜索则带来了体验上的大幅升级。它支持多轮对话,使得“搜索”被“对话”替代。如果说传统搜索是命令行驱动的DOS,那么AI搜索就是有图形界面的Windows。AI搜索在交互上更进一步,将知识嚼碎并去粗取精,更适合当下用户的需求。用户无需费尽心思将需求转化为精准词汇,只需模糊表达即可,也无需从一堆链接中挑选最合适的选项。
然而,谷歌围绕AI对搜索引擎进行的变革也显得颇为激进。当前AI模型仍存在幻觉问题,这是所有AI模型的痛点。内容提供商对AI搜索的态度也充满挑战。自谷歌宣布将生成式AI引入搜索引擎以来,内容版权方一直对此表示不满。AI模型驱动的搜索会重新包装内容提供商的优质内容,几乎不给用户点击原文的理由。
这引发了另一个关键问题:广告如何处理?广告收入是谷歌的核心财务支柱,而AI搜索的呈现模式对广告极不友好。如果在AI搜索的回答中直接插入广告,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且与传统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模式无法适配。尽管Perplexity等AI搜索公司尝试为AI搜索引入广告,但广告主对此兴趣不大,因为这种模式与知乎的“知+”等品牌提问类似,用户对此有戒备心理,广告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谷歌将首页改成AI搜索的做法也伴随着巨大风险。如何在AI搜索的结果中植入广告并实现商业化,仍是现阶段的一大难题。谷歌这场豪赌的结果尚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