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光域闫志欣:激光通信领军者,如何构建全域光网络生态?

   时间:2025-02-07 06:47 来源:天脉网作者:钟景轩

蓝星光域:激光通信领域的璀璨新星

在激光通信这一高科技领域,一家名为蓝星光域的创新企业仅用不到四年的时间,便实现了从行业新军到领军者的华丽转身。这家企业不仅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全域无线光网络生态体系”的崭新概念,更作为无线光网络的建设者,引领中国激光通信产品步入了批量化生产的新阶段。

随着全球卫星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果将卫星互联网星座中的卫星比作太空中的基站,那么激光通信便是连接这些基站的“超级光纤”。相较于传统的微波通信,激光通信在带宽、延迟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不受国际电信联盟的监管,使用更为自由。

正因如此,空间激光通信终端成为了低轨卫星中的核心技术载荷,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技术密集度和技术附加值。随着国内外天基信息系统建设的加速,激光通信市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曾经“冷门”的赛道也逐渐受到了产业和资本的密切关注。

蓝星光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上个月,蓝星光域宣布其位于江苏常熟的生产试验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千台量级商业激光通信终端批量化生产的试验基地。在激光通信产品仍处于小规模应用的背景下,蓝星光域通过自研工艺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成功打破了高精密光学器件量产的瓶颈,具备了年产量1000台的能力,并形成了“批量化生产+批量化测试”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随着常熟基地首批近50套产品的正式下线,蓝星光域已完成了国内多地产线的战略布局,开创了激光通信产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新纪元。蓝星光域在过去一年内完成了三次融资,融资频率居行业之首,并成功获得了包括深创投、国新基金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加持,跻身激光通信领域的隐形独角兽行列。

更令人瞩目的是,蓝星光域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四代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产品与三代机载激光通信终端产品的研制与迭代,并分别完成了在轨验证和挂飞测试,持续引领激光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在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初期阶段,蓝星光域便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技术和市场均位居行业前列。

蓝星光域的成功并非偶然。其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中科院、哈工大及海外高端学府,拥有丰富的国家级空间激光通信项目经验。为满足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快速建设需求,蓝星光域制定了详细的产品研发和迭代计划,以平均一年发布一代的速度对核心产品进行升级。其关键指标通信速率从最初的2.5Gbps逐步提高到100Gbps,产品重量和尺寸也大幅缩减,重新定义了商业激光通信产品的发展方向。

蓝星光域并未局限于星载市场,而是积极拓展机载、地面等领域,不断填补国内激光通信市场的空白。基于对激光通信技术未来应用的深刻理解,蓝星光域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全域无线光网络生态体系”的全新概念,并将自身定位为“无线光网络建设者”。蓝星光域认为,激光通信作为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将应用于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中,带来全新的技术变革。

蓝星光域创始人兼CEO闫志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激光通信的应用空间巨大,不仅可用于海岛之间或陆地上不方便使用光纤通信的地方,还可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实现空对空、空对地的通信。目前,蓝星光域已成为国内激光通信领域唯一一家拥有空天地海全面定型产品的公司,其丰富的业务线、出色的产品力和领先的市场地位,使其商业价值愈发凸显。

闫志欣还表示,蓝星光域的成功在于团队对产品的深刻认知、详细的迭代计划以及核心分系统100%自研的道路。同时,对于整个行业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应用场景的理解,也是蓝星光域能够迅速崛起的关键。未来,蓝星光域将继续深耕激光通信技术,推动其不断创新与突破,为构建全域无线光网络生态体系贡献力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