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商业化提速?业内看法不一,谷歌与英伟达预测大相径庭

   时间:2025-02-07 00:47 来源:天脉网作者:唐云泽

量子计算领域迎来新曙光,商业化进程或加速

量子计算,这一被寄予厚望的前沿科技,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其商业化进程或许比人们预想的更为迅速,业内预测,未来五年内,量子计算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长期以来,全球众多实验室和科研人员投入巨资研究量子技术,但量子计算何时能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应用,一直是个未知数。然而,近日谷歌量子部门负责人哈特穆特·内文的一席话,为量子计算领域带来了新希望。他表示,谷歌计划在五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这一消息传出后,量子计算公司D-Wave的股价随即大涨超过8%。

谷歌的乐观预测与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保守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黄仁勋曾认为,量子计算要真正实现广泛应用,可能还需二十年时间。不过,内文早在去年谷歌发布量子芯片Willow时,就已透露公司计划在2030年以后发布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应用。此次的预测,无疑为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尽管量子技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大部分学者仍认为,目前仍处于量子计算的早期阶段,仍需突破诸多物理限制。科幻电影中描绘的量子计算场景,或许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然而,这并不影响量子计算在特定领域展现其巨大潜力。

量子计算在能源、材料科学及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通过量子计算,可以发现可替代的新能源、为电动汽车制造更高级的电池、发现创新药物靶点等。谷歌表示,未来五年内将发布相关的量子计算应用,届时人们将见证到“只有在量子计算机上才能实现的现实世界应用”。

不过,要实现量子计算在应用领域的突破,还需克服两大关键难题:硬件能力的提升和高效算法的研发。只有当硬件能力足够强大,且能提出适用于硬件的高效算法时,量子计算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

近年来,全球在量子计算领域已取得了关键的技术突破。谷歌的Willow芯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成功破解了量子纠错挑战,并在几分钟内解决了一个传统计算机需要比宇宙历史还要长的时间才能解决的计算问题。这一成就无疑为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美国,谷歌、微软、IBM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都在积极布局量子计算。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对量子计算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在短短三到五年内问世。微软也宣布正在打造第一台“真正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然而,并非所有投入量子计算的企业都如此乐观。黄仁勋就曾预测,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大约还需要二十年的时间。他的言论一度引发量子计算公司市值的缩水,但也引来了业内一些量子计算推动者的反驳。包括D-Wave在内的量子技术公司表示,量子计算的应用已经到来。

在中国,量子计算领域也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导量子团队研发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实现了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专家表示,量子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专用量子模拟机,并最终实现通用计算量子计算机。

随着全球量子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将不断加速。未来五年内,我们或许能见证到量子计算在特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