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票房低迷,博纳集团究竟失策在哪?

   时间:2025-02-06 21:49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蛟龙行动》票房低迷,剧组急出“救市三招”

近日,备受瞩目的电影《蛟龙行动》自上映以来,票房成绩却未能如愿火爆,反而陷入了一片低迷之中。不断有传言称该片或将面临撤档的命运。

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剧组迅速展开了一系列自救行动。他们首先向广大普通观众发声,坚称影片质量并不差,呼吁观众不要被误导。剧组甚至承诺,如果观众观影后不满意,可以申请退款,并在价格上给出了前所未有的优惠,声称只需35元即可观影,远低于同期其他大片的票价。

然而,尽管剧组承诺满满,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面对票房的持续低迷,剧组又将矛头指向了所谓的“黑水”,将所有负面评价一律视为不客观的评价。博纳集团高层于冬更是在网络上公开指责这些负面评价来自于“饭圈”,即同期其他电影主演的粉丝为了打压《蛟龙行动》而故意打差评。

于冬在社交媒体上言辞激烈,坚称《蛟龙行动》绝不会撤档,展现出了剧组对影片的坚定信心。然而,网友对此却并不买账,认为剧组的“卖惨”手段过于低级,影片本身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将《蛟龙行动》与当年的票房黑马《红海行动》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蛟龙行动》票房不利的真正原因。《红海行动》凭借强大的演员阵容和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而《蛟龙行动》的主演阵容却相对平庸,缺乏能够扛起票房的明星。尤其是主演黄轩,虽然备受大导演青睐,但观众缘却不佳,而另一位流量明星于适则因黑料缠身而备受争议。

《红海行动》中的女兵佟莉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影片中的一大亮点。而在《蛟龙行动》中,虽然蒋璐霞再次出演了佟莉这一角色,但影片却弱化了她的存在,甚至对她的死亡都只是一笔带过,这引发了观众的不满和争议。

在剧情方面,《红海行动》的成功让博纳集团看到了希望,于是套用了第一部的公式炮制了《蛟龙行动》。然而,第二部却缺乏创新,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影片整体表现平庸,除了对核潜艇的刻画较为走心外,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感。在春节档其他大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蛟龙行动》自然沦为了炮灰。

《红海行动》和《蛟龙行动》都由林超贤执导,出品方也同为博纳集团。《红海行动》的总票房高达36亿元,而《蛟龙行动》的预测总票房却仅有3亿元左右。这30亿元的差距,无疑凸显出了两部影片在质量上的巨大差异。

电影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每一部影片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负面评价。然而,质量才是决定影片成败的关键因素。希望《蛟龙行动》剧组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努力提升影片质量,而不是一味地抨击所谓的“黑粉”。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