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被誉为“中国灯彩之乡”的这片土地上,春节期间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盛事。从正月初六至初八,木兰乡的多个村庄连续举办了盛大的板桥灯会,三条长达百米的板桥灯在夜幕中舞动,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无尽的喜气和祝福。
此次灯会,共有来自三个村庄的400多名村民参与,他们肩扛着由一节节板桥和精美灯彩组成的板桥灯,在乡间小道上巡游。其中,最长的一条板桥灯达到了惊人的342米,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村中央广场盘旋起舞。夜空被五彩斑斓的灯彩和绚烂的烟花点缀得格外迷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共同感受这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游客黄宇思在观赏完灯会后,激动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木兰板桥灯会,真是令人震撼!灯会的规模宏大,灯饰设计精美绝伦,仿佛每一盏灯都拥有了生命。”
石城板桥灯,作为龙灯的一种,又被称为“鸡公灯”。它由鸡头、龙身、鸡尾三部分组成,鸡头和鸡尾模仿公鸡的形状精心扎制,而龙身则是由一节节板桥相连而成,每一节板桥上都装饰着璀璨的灯火。在巡游过程中,鸡头在前引路,村民们扛着这条长长的龙灯,穿梭在村庄之间,为家家户户送去祝福和吉祥。
每当板桥灯队伍经过村民家门口时,村民们都会燃放烟花和鞭炮,以此迎接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的灯龙。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据赣州市石城县木兰乡人大副主席陈明明介绍,今年的板桥灯会在灯饰设计和巡游路线上都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使得整个活动更加精彩纷呈。这一改变不仅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赏,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对板桥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到这项传统活动中来。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