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领域的烽火,从未真正熄灭。2010年,百度与谷歌的十年激战以百度的暂时领先告终,当时普遍认为,全球搜索大战已尘埃落定,两大巨头各据一方,而360、Bing等则在长尾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然而,和平并未持续太久,2019年起,搜索的无限战争再度被点燃,而这次,更大的变革力量源自AI。
自2022年底,大模型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搜索习惯。他们不再遇事不决先搜索,而是转向问AI。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瞄准这一机遇,腾讯推出了能整合公众号资源的AI搜索产品ima,360旗下的AI搜索产品也迎来了进化,推出了“纳米AI搜索”。这款产品不仅支持文字、语音、拍照、视频等多模态搜索,还补全了从搜索到创作的闭环。为了推广纳米AI搜索,360动用了三大流量入口导流,创始人周鸿祎更是亲自下场带货,通过短剧推广、AI短剧拍摄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关注。AI短剧中的特效画面即由纳米AI搜索的图生视频功能生成,既节省了拍摄成本,又超越了传统特效。
春节期间,国产大模型DeepSeek凭借先进技术和开源理念走红网络,但也遭遇了海外网络攻击和调查。在此背景下,纳米AI搜索选择支持国产AI发展,接入了DeepSeek全系列模型,确保用户能顺畅、快速地使用服务。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传统搜索巨头谷歌也面临着AI加持的Bing和来势汹汹的OpenAI的双重挑战。Chrome团队的两位大将也被OpenAI挖角,谷歌可谓腹背受敌。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搜索领域的战争如此频繁,而大模型又为搜索带来了哪些变革?
AI时代,搜索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如果没有大模型,搜索引擎可能会成为年轻一代记忆中的时代眼泪。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Bernstein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指出,“google一下”已不再是年轻人的口头禅,取而代之的是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等垂类网站的内置搜索框。在中国,随着小红书、抖音、微信、美团等平台的崛起,类似的趋势也在上演。搜索引擎的困境在于,它只能解决信息获取的难题,而用户在搜索后还需挑选、整合、二次加工,距离落地始终差一步。AI时代的来临,为这一困境带来了破局的希望。
基于LLM+搜索技术,大模型不仅提供搜索链接,还会在链接基础上进行优化、总结,给出符合需求的答案,实现从搜索到创作的闭环。周鸿祎认为,传统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和链接让用户自行分辨,体验感很差。而纳米AI搜索则定位于生成式答案引擎,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迅速整合梳理所有搜索信息,直接给出准确答案,极大提升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AI不仅挽救了搜索,也在颠覆搜索。技术的变革让平静的万亿市场再次迎来新玩家。
然而,搜索引擎历来遵循强者恒强的规律。真正能在这场盛宴中笑到最后的,或许仍是那些老牌巨头。周鸿祎曾透露,360安全卫士用户数量已达10亿+,360浏览器在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月度活跃用户超过4亿,360搜索稳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二,月活跃用户约3亿。桌面、浏览器、搜索这三大入口优势,成为了360做好纳米AI搜索的底气。但AI搜索的超级战车发动,仍需最后一块拼图。
纳米AI搜索作为“多模态的生成式答案引擎”,能听懂语音、看懂照片和视频,分析理解各种文件、书籍、论文、录音,还能生成语音、图片和视频。360通过AI改造搜索,重塑搜索,降低了用户使用AI的门槛。传统搜索模式使用门槛高,用户需用文字精准描述问题,还需在成千上万的返回链接中寻找并分辨高质量内容。纳米AI搜索变革的第一步,就是让搜索变得多模态、低选择门槛。它支持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输入输出,还支持拍照一键搜索,内容呈现方式多样,真正做到无论提什么问题,都能直接得到答案。
除了低门槛的搜索,纳米AI搜索还实现了更省心的阅读和更高效的创作。使用传统搜索引擎,用户往往需要翻阅多页内容才能找到核心信息,判断成本高。而纳米AI搜索凭借强大的意图识别模型,能精准判断用户意图,智能“读取”并分析搜索内容,对其进行品质判断。同时,它还完成了从搜索到创作的闭环,用户检索后可直接获得完整结果输出,无需再自行创作。例如,用户要求写一段关于春节防火的居民通知,纳米AI搜索能直接生成答案。它还能进行多样化创作,如改写、润色、加工等,满足不同风格需求。
春节期间,纳米AI搜索还集成了多家视频模型,新增了一句话生成图片和一张图生成音乐短视频功能,大幅提高了用户的创作能力。用户可随时随地让照片动起来,实现各种趣味特效,让拜年方式更加生动有趣。
从提问到检索,从学习到创作,大模型的加持让搜索引擎从工具升级为全链路服务。然而,AI搜索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当所有大模型玩家与搜索巨头都将目光瞄准AI搜索时,一个更大的疑问出现了:AI搜索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相比传统搜索,AI搜索的回答更精准、更垂直,但这也意味着内容量大幅减少,商业化空间被压缩。如何平衡回答质量与商业化,成为摆在所有玩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周鸿祎认为,这正是新型AI搜索挑战传统搜索巨头的机会。AI搜索若能找到可落地的场景,收获长期用户黏性,就有可能倒逼传统互联网公司转型,改变原有的广告模式。AI应用的商业化没有边际效应,产品效果越好,后续成本越高,或许更适合以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生存。这是360与Bing等玩家的时代机遇,也开启了搜索领域的又一场无限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