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股权出售交易,将其所持有的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78.7%的股份,以约131.38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德弘资本。这一举措标志着在新任首席执行官吴咏铭的引领下,阿里巴巴正加速资产优化步伐,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实际上,这仅是阿里巴巴近期资产调整的一部分。早先,阿里巴巴已宣布将银泰集团的全部股权出售给一个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组成的联合财团,交易金额高达74亿元人民币。尽管这一交易预计会导致阿里巴巴短期内的财务损失,但显然,阿里巴巴正通过这一系列“瘦身”行动,明确其战略方向。
自2023年9月吴咏铭接掌阿里巴巴帅印以来,他便确立了“用户至上、AI引领”的双轮驱动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引下,阿里巴巴开始大幅调整业务布局,逐步退出与主战略不符的业务领域,同时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投入和支持。
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吴咏铭以低调沉稳著称,业界亲切地称他为“吴妈”。尽管他很少在公众场合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但在业务决策上却雷厉风行。他不仅推动了非核心资产的出售,还暂停了阿里云智能集团的拆分计划,以及盒马鲜生和菜鸟网络的上市计划。
在吴咏铭的掌舵下,阿里巴巴似乎正在回归其电商和云计算的本源。他多次强调,为了保持市场竞争优势,阿里巴巴必须加大对核心能力的投入,采取更为积极的竞争策略以推动增长。因此,在“AI+电商”战略的指引下,阿里巴巴正密集发力。
在电商板块,闲鱼和1688等平台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和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淘宝系电商也围绕用户体验和淘宝本土化进行了大量改革。去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电商事业群”,将淘天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了一个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AI领域,阿里巴巴的投入更是堪称巨大。吴咏铭多次公开表示,生成式AI的潜力远超手机屏幕上的新应用,它将重塑数字世界,并影响物理世界。为了抓住这一轮AI浪潮的机遇,阿里巴巴积极投资大模型创业公司,并领投了多家国内大模型企业。同时,阿里云也凭借通义大模型在通用大模型市场上积极参与竞争,通过不断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
这些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根据阿里巴巴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6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淘天集团、阿里智能云以及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等业务板块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然而,尽管阿里巴巴已经重回增长轨道,但挑战依然严峻。对于这家电商巨头而言,“大象转身”绝非易事。如何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将是阿里巴巴在未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