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元游戏领域,一段传奇故事至今仍被业内津津乐道。故事的主角是米哈游的一位高管,当被问及谁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时,他出人意料地提到了鹰角网络。这位高管解释说,鹰角之所以被视为劲敌,是因为它像极了早期的米哈游。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家被誉为“小而美”的游戏公司,近年来也面临着新品接续的挑战。目前,鹰角网络的大部分现金流依然依赖于五年多前推出的《明日方舟》。尽管最近放出了《终末地》的二测预告片,并举办了闭门试玩会,展现了项目组的匠心与诚意,但市场反馈仍需时间验证。
《终末地》对鹰角来说意义重大,它被视为鹰角能否复刻米哈游成功之路的关键。若市场表现和口碑达到预期,鹰角将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反之,则可能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打击。
01 明日方舟:舟游玩家的“幻想乡”
在上海游戏四小龙中,鹰角网络以其独特的公司气质脱颖而出。与莉莉丝侧重数值卡牌、叠纸专注女性向游戏、米哈游稳坐二次元赛道头把交椅不同,鹰角虽同属二次元游戏赛道,但体量相对较小。然而,体量并不等同于影响力。
在二游从业者方霖看来,《明日方舟》对二次元游戏乃至整个二次元圈层的贡献,并不逊色于米哈游。甚至在二游玩家的“鄙视链”中,舟游玩家相对更加垂直和集中。这款游戏的世界观与制作人海猫络合物曾经的构想紧密相连,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同人文化底蕴。
海猫络合物曾是二维镜像同人社团的一员,这个社团以大量的“东方project”同人作品闻名。二维镜像与鹰角网络保持着深度的合作关系,许多同人爱好者后来都加入了鹰角,包括鹰角的主美唯(二维镜像的前任社长)。
《明日方舟》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中,不乏“东方project”的影子。例如,《明日方舟》的干员星熊与“东方project”的角色星熊勇仪在多处细节上相似。这使得《明日方舟》不仅是一款游戏,更成为了中国二次元爱好者圈子中的一个重要存在。
02 拥有游戏公司的“同人社团”
游戏投资人梓龙曾这样描述鹰角:这是一家懂内容的游戏公司。从鹰角的股东列表来看,内容出身的高管占比极高。除了投资方悠星系的股东外,自然人股东包括海猫络合物、唯(王卫琦)、主策樊润东、主程袁理等。
这样的主创阵容在《明日方舟》时期或许已经足够,但当鹰角开始转向2D转3D的技术突破时,便成为了项目开发的一个短板。《来自星尘》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试水作品。尽管这款游戏在玩家中评价不一,但鹰角的同人社团底色在此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鹰角的管理层更像是一个同人社团,决策过程更像是“商量着来”。这种模式下,普通员工对最高决策层的观感很好,开发过程也相对高效。然而,一旦决策方向有误,修改成本和时间成本都会偏高。
从开发周期来看,《明日方舟·终末地》拿到版号后,团队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产品。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竞品的上线,鹰角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03 技术与人才的挑战
鹰角在2D塔防转3D动作向游戏的探索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无论是底层的引擎技术还是直观的“建造与战斗玩法结合”,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玩法人才来支持。
幸运的是,鹰角恰好遇到了一个“历史机遇”。腾讯北极光工作室的《天涯明月刀OL》项目组在手游上线后发生了大量人员出走,其中不少3D人才加入了鹰角。这使得鹰角在人才缺口最大的时候“歪打正着”地获得了大量前腾讯人的加入。
随着团队规模的膨胀,鹰角面临的项目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然而,同人社团的经历给了管理层独特的优势。海猫络合物在二次元圈子里的影响力不小,他作为决策层的“新闻发言人”时,既能发布决策,也能缓冲来自员工的不同意见。
在薪酬方面,鹰角给出了“造飞机”应有的待遇,处在四小龙序列“中间偏上”的水准。鹰角还为所有员工购买了价值五位数的商业重疾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流失率。
04 《终末地》的期待与挑战
2024年底,《明日方舟·终末地》放出了二测预告片,并举办了闭门试玩会。据试玩者透露,目前试玩的内容仍是“开发中版本”,与后续的公开版本存在差异。最直观的差别在于“很多界面都带有命令行”。
鹰角CEO黄一峰介绍称,在底层的Unity引擎开发上,他们使用了“深度重制”思路,对UE4进行了架构层面的改写。这一过程中,他们保留了架构和工具,但内部的核心组件和内容都做了深度重构。
尽管《终末地》仍然带有鹰角特有的“作者游戏”气质,但它仍然需要面对商业化的挑战。诸如玩家定位、游戏理由、付费能力等问题都需要回答。而其特有的长周期养成系玩法能否获得玩家青睐,也需要时间去验证。
然而,从目前的开发实况和闭门测试的情况来看,《明日方舟·终末地》的成功率并不算低。这得益于核心研发团队的上下一心以及海猫络合物等决策层的亲力亲为。他们走出了天赋以外,另一个“手工匠人”式游戏的开发范式。
在工业化游戏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终末地》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丝“手工业朋克”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