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因个人原因辞职,行长瞿纲暂代其职
近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其董事长李民吉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在新任董事长经董事会选举产生并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前,将由执行董事、行长瞿纲暂时代理董事长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李民吉自2017年4月起担任华夏银行董事长,至今已超过七年。根据银保监会的相关指导意见,银行保险机构关键岗位员工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七年。因此,李民吉的超期履职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李民吉掌舵期间,华夏银行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营业收入为711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增长3%。然而,这一增长主要通过多确认中间收入与拨备反哺实现,其持续性存在疑问。
资产质量方面,华夏银行也面临较大挑战。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1%,虽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在A股上市股份银行中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采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高不良贷款率对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恢复形成长期压制。
更为严峻的是,华夏银行在风险准备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截至2024三季度末,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66%,远低于上市股份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股份制银行中仍处于较低水平,显示出其在资本补充方面也存在较大压力。
李民吉的辞职无疑对华夏银行的管理层稳定性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新任董事长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的核准尚需时日,在此期间,华夏银行的决策效率和管理协调能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华夏银行高层变动频繁,这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高层管理团队的不稳定可能导致战略执行不力,进一步影响业务发展和市场信心。
面对诸多挑战,华夏银行需要尽快稳定管理层,加强内部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以实现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资本补充,提升资产质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