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民乐新星闪耀,成都永陵博物馆奏响“童乐新声”新春乐章

   时间:2025-02-05 03:57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在正月初七的蓉城,春节的喜庆氛围依旧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儿民乐音乐会却在历史悠久的永陵博物馆悄然上演。这场以“童乐新声”为主题的音乐会,不仅为成都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文化周”的精彩开篇。

在永陵博物馆的朱墙碧瓦之下,12组平均年龄不足15岁的小小乐手们齐聚一堂,他们手持传统民族乐器,用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双手,奏响了传承千年的文化之音。这些孩子们虽然年纪尚小,但技艺却十分精湛,他们的演奏让这座前蜀帝王陵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音乐会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经典曲目如《喜洋洋》《花好月圆》《金蛇狂舞》的乐队合奏,也有充满时代气息的《红旗渠上红旗扬》《帕米尔的春天》等乐曲。小乐手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将每一首乐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古筝的悠扬、笛子的清脆、琵琶的婉转、箜篌的空灵……他们的指尖下流淌出的动人旋律,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人雅士聚集、音乐繁荣的盛唐时代。

现场观众座无虚席,既有携家带口的市民,也有专程赶来的民乐爱好者。一位教授古筝的张老师带着她的学生特意前来观看,她表示:“孩子们能够在历史现场用纯正技法演绎传统曲目,这种实践中学习和传承民乐文化的模式,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她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会有更多的孩子爱上民乐,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据了解,这些小小乐手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佼佼者。他们是2024年夏天通过永陵博物馆的招募脱颖而出的“二十四伎乐·小小乐手演绎社”的首批成员。在专业音乐导师的指导下,他们经过数月的严格训练,终于在本次活动中正式登台亮相。这次音乐会也是永陵博物馆首次尝试以少儿为主角举办民乐专场音乐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中国唯一地上皇陵遗址博物馆,永陵的“二十四伎乐”石刻被誉为“凝固的盛唐交响”。而这场音乐会正是“让石刻活起来”的系列实践之一。孩子们演奏的乐器与石刻壁画直接相关,他们的演奏仿佛让千年以前的乐伎在石壁上苏醒,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盛宴。

“二十四伎乐·小小乐手演绎社”以“儿童+遗址+民乐”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界限,赋予了古老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活力。通过小小乐手们的精彩演绎,永陵“二十四伎乐”的文化魅力得以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绽放光彩。这场音乐会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传统音乐的魅力,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