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永陵奏新声,少儿民乐音乐会“童乐新声”精彩启幕

   时间:2025-02-05 03:56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在正月初七的蓉城,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儿民乐音乐会在永陵博物馆盛大启幕,为春节的余韵再添一抹亮色。此次音乐会以“童乐新声”为主题,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帝王陵寝中,奏响了传承与创新的和谐乐章。

随着古筝的悠扬旋律缓缓流淌,笛子的清脆、琵琶的细腻、箜篌的空灵,一系列中国传统乐器的美妙音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场音乐会的独特魅力。令人惊喜的是,这些乐器的演奏者并非资深艺术家,而是平均年龄不足15岁的少年儿童。他们虽然脸庞稚嫩,但演奏技巧却颇为娴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音乐会现场

作为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文化周”的亮点活动,这场音乐会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的目光。19人乐队的合奏《喜洋洋》、充满时代感的《盛世国乐》以及热情洋溢的《金蛇狂舞》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让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据了解,这些“小小乐手”们是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小小乐手演绎社”的首批成员。他们于去年夏天经过严格选拔,并在专业音乐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数月的训练。此次音乐会,是他们首次正式登台亮相,也是他们向历史致敬、向传统致敬的一次重要实践。

“孩子们能够在历史现场演绎传统曲目,这种‘以古育新’的模式对于传承民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场一位民乐爱好者感慨道。同时,也有家长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还能深入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大有裨益。

音乐会现场

永陵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此次音乐会旨在通过少儿民乐的形式,让“二十四伎乐”石刻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些孩子们演奏的乐器与石刻壁画直接相关,他们的演奏仿佛让千年前的乐伎在石壁上重新苏醒,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小小乐手”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界限,还赋予了古老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活力。通过孩子们的精彩演绎,永陵“二十四伎乐”的文化魅力得以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绽放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音乐会现场

“二十四伎乐·小小乐手演绎社”的创新模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儿童+遗址+民乐”的组合方式,该项目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自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同时,它也引领着更多人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共同探寻那份跨越千年的艺术之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