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留学申请界风波不断,一系列涉及申请材料造假的丑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次,风暴的中心不仅限于美国高校,就连英国顶尖学府帝国理工学院也卷入其中。
据小红书上的一位博主爆料,帝国理工学院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申请材料真实性反查行动。据传,此次行动将导致约150名因申请材料造假而被开除的研究生。这一消息迅速在留学生群体中引发轩然大波,许多学生和家长对此感到震惊和不知所措。
据悉,此次反查行动并非由学校招生办主导,而是由另一个部门负责。帝国理工学院不惜重金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查,以核实学生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然而,抽查结果却揭示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造假案例,如已倒闭多年的高中竟有学生考入帝国理工,以及无留学经历的学生却拥有墨尔本大学最高荣誉毕业背景等。
面对可能被开除的严峻形势,许多学生和家长陷入困境,他们甚至不清楚中介在申请季到底提交了哪些材料。一些学生将考上顶尖学府归功于中介所谓的“大牛教授推荐信”,却未料到这可能成为他们学术生涯的污点。
不仅如此,英国其他几所知名大学,如LSE、UCL、KCL和曼大等,也相继展开了类似的反查行动。一旦被查出申请材料造假,学生将面临开除或学术不端听证会的严厉处罚,且已缴纳的学费将不予退还。这一连串的事件无疑给中国留学生的学术诚信蒙上了阴影。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传来类似消息。在今年美本申请季中,一名申请纽约大学(NYU)的中国留学生被校方查出高中成绩单造假。据报道,该学生原本在纽约就读,但为了通过国内申请渠道申请,找了一家上海国际高中开具国内高中成绩单,结果在申请时被NYU招生官质疑。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申请季中的学术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包括ED悔约、代考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形象,也让许多海外大学在审核中国申请者材料时变得更加谨慎。一些大学甚至将中国留学生作为单独群体,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申请要求。
例如,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此前宣布,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在读书/毕业生申请者,必须提供学信网的毕业证、学位证和成绩单的认证报告。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中国申请者学术诚信问题的一种回应。
中国留学生学术不诚信问题的背后,涉及社会环境、个人及家庭以及中介机构等多方面因素。当下社会的“唯名校论”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许多学生和家长,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名校录取。同时,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放纵孩子申请造假。一些黑中介为了追求利益,伪造申请材料、提供虚假推荐信等,形成了不良产业链。
这些学术不诚信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个人的未来,也给后续的中国申请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海外大学为了确保招生质量,将对中国申请者进行更为严格的筛选和评估,导致一些原本可以顺利录取的学生无缘梦校。因此,维护学术诚信不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更是为了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声誉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