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岳庙:古韵悠长,民俗璀璨
位于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的东岳庙,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道教宫观。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1319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拥有古建筑376间,不仅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的最大宫观,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历史上一直是国家祀典之所,民间祭祀活动尤为盛大,使其成为了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中心。1995年,东岳庙被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成为了人们了解北京、认识北京的重要窗口。
东岳庙的兴建,源自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后裔张留孙。张留孙在公元13世纪末期被元朝皇帝封为玄教大宗师、正一教主,他决定修建东岳庙以供奉东岳大帝。然而,工程伊始,张留孙便不幸去世,其弟子吴全节接手了这一重任,并于1323年竣工。竣工后,皇帝赐名“东岳仁圣宫”,作为东岳大帝的行宫。东岳庙的建筑布局严谨,由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组成,现存建筑多为清朝遗物。
走进东岳庙,正院的山门、朗门、岱宗宝殿、育德殿、玉皇殿等建筑依次呈现,错落有致。广嗣殿、太子殿以及阜财殿等建筑也各具特色。岱宗宝殿两侧,还设有三茅真君祠堂、吴全节祠堂、张留孙祠堂等,彰显了东岳庙的深厚道教文化底蕴。再向后,娘娘殿、斗母殿、大仙爷殿等建筑依次排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道教文化的宝库之中。
每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东岳庙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尤其是春节庙会,更是热闹非凡。2025年春节,东岳庙的庙会上,舞狮表演成为了亮点之一。金狮跃动,威风凛凛,鼓乐喧天,气势磅礴。南狮矫健有力,北狮憨态可掬,各具特色,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东岳庙不仅是一座道教宫观,更是一座民俗文化的宝库。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感受到北京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东岳庙,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道教宫观,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