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失去的五年:CEO基辛格成最惨背锅侠?

   时间:2025-02-02 01:00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在近期备受瞩目的CES消费电子展上,英伟达发布的RTX 50系列显卡无疑抢占了大量风头。然而,在展会的一隅,英特尔悄然亮出了其酝酿已久的大招——Intel 18A制程芯片,这一举动或许预示着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重大突破。

英特尔此次推出的18A制程芯片,相当于1.8纳米级别,标志着其在芯片制造技术上的显著提升。若该制程能按计划在2025年投产,英特尔将有望在先进制程领域与台积电的3纳米和2纳米工艺一较高下。这对于长期落后于竞争对手的英特尔而言,无疑是一次重要的自救行动。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一重要成果的推动者——前任CEO帕特·基辛格,却未能亲眼见证这一时刻。基辛格在任期间,为了抢救英特尔、追赶台积电,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4年5节点计划,旨在加速先进制程的落地。然而,就在即将取得成果之际,他却被董事会“请”出了公司。

基辛格的离职时间距离18A芯片的亮相仅差一个月,这无疑让许多人为之惋惜。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基辛格,这是你的18A!”然而,基辛格离职的原因并非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董事会认为他的拯救计划见效不够快,加之他在任期间英特尔市值大幅下跌,直接跌出了一个OpenAI的估值,这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事实上,英特尔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回顾过去,英特尔在芯片制造业务上的亏损、制程工艺的缓慢进展以及战略决策的失误,都是导致其今日局面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从2014年到2019年,英特尔的制程工艺一直停留在14nm+++,而台积电和三星则在此期间快速迭代,逐渐领先。

英特尔在芯片制造业务上还犯了一个致命的决策错误——没有选择EUV光刻技术作为主要路线。这一错误导致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尽管基辛格后来表示英特尔当时站错了队,但这一决策的影响已经深远且难以逆转。

如今,英特尔已经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面对先进制程领域的激烈竞争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英特尔能否在基辛格之后的领导下重振昔日辉煌,尚需时间验证。然而,无论如何,Intel 18A制程芯片的推出无疑为英特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其在未来竞争中增添了一份底气。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