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初四,毕节纳雍苗族芦笙舞闪耀央视非遗春晚!

   时间:2025-01-31 20:40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央视综合频道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盛大的非遗文化盛宴。1月31日和2月1日,即大年初三和初四晚8点,近千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雄安,带来了三百多项精彩绝伦的非遗表演。其中,来自毕节纳雍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成为了本次晚会的一大亮点。

“滚山珠”,苗语称之为“子落夺”,又名“地龙滚荆”,是纳雍县猪场乡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该舞蹈以其独特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广泛赞誉。早在2006年,“滚山珠”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

“滚山珠”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和技巧艺术为一体的传统苗族民间舞蹈。它不仅承载着苗族人民对民族迁徙的深刻记忆,更凝聚了苗族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表达了苗族人的心理情感与思念之情。在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苗族服饰,手持芦笙,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展现出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作为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非遗春晚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而毕节纳雍芦笙舞“滚山珠”的亮相,无疑为本次晚会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情。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苗族文化,也进一步推动了毕节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在春晚的舞台上,“滚山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它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苗族人民智慧与勇气的结晶。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滚山珠”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成为连接苗族人民与世界各地朋友的桥梁和纽带。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