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近日揭晓了其2025财年第一财季(涵盖2024年第四季度,即10月至12月)的财务报告,揭示了公司在这一关键时期的业绩表现。
据报告显示,苹果公司在本季度的总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2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196亿美元相比,实现了4%的增长。净利润方面,同样实现了4%的增长,达到了363亿美元。这些数据无疑展示了苹果在全球市场的强劲实力。
在具体产品线方面,iPhone的营收为691.38亿美元,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9%,但仍占据了公司营收的大头。与此同时,iPad和Mac的表现则更为亮眼。iPad的营收达到了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2%;而Mac的营收也实现了15.5%的增长,达到了89.87亿美元。这些增长数据反映了苹果在个人计算设备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收入出现了下滑。本季度,该地区收入为185.1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1%。针对这一情况,苹果CEO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达了对iPhone未来发展的信心。他提到,11.1%的跌幅中有一半是由于渠道库存的调整所致。他还指出,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大中华区推出,以及本季度结束后中国发布的一项全国性补贴政策,有望刺激苹果产品的销售。
库克的乐观态度是否能够得到市场的验证,还需时间来证明。尤其在大中华区,Apple Intelligence的迟迟未上线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及补贴政策能否有效提振销量,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苹果而言,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关键市场如大中华区,将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