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徐悲鸿:倾尽心血藏名画,临终无私捐国宝
徐悲鸿,这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不仅以卓越的绘画技艺闻名于世,更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在他辉煌的艺术生涯中,有一幅画作的故事尤为引人入胜。
这幅画,徐悲鸿曾不惜倾尽所有购得,甚至花费了相当于当时20套北京四合院的天价。尽管代价高昂,但他从未有过一丝后悔。这幅画对他来说,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灵魂的寄托。在战乱时期,徐悲鸿更是竭尽全力保护它,视之为生命。
徐悲鸿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普通家庭,受父亲影响,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是一位美术老师,不仅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激发了他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徐悲鸿从小便接受了专业的绘画训练,逐渐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凭借卓越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徐悲鸿顺利进入大学深造,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绘画人才,接受了更为系统专业的训练。在大学期间,他的绘画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画家。毕业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担任画法研究会导师,并远赴法国留学,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在法国留学期间,徐悲鸿深受西方绘画技巧的影响,将东西方绘画艺术巧妙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多次举办画展,赢得了国际声誉,成为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然而,对于徐悲鸿来说,收藏名画始终是他的毕生心愿。
在一次香港个人画展上,徐悲鸿偶遇了法国的马丁夫人。得知对方家中藏有众多中国古典名画且急需出售时,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马丁夫人的引领下,他参观了她所收藏的名画。当看到一幅长卷人物画时,徐悲鸿眼前一亮,当即决定购买此画。尽管马丁夫人坐地起价,将价格抬高到10万,但徐悲鸿仍然毫不犹豫地以七幅画作外加1万块钱的价格将其购得。
经过专家鉴定,这幅画竟是唐代绘画大师吴道子的真迹。徐悲鸿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这幅画作场面宏大,人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徐悲鸿将其视为生命般珍贵,时刻带在身边。
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为了保护自己所收藏的名贵画作,将其藏于缸中,却仍未能逃脱日军的魔爪。许多画作被残忍烧毁,唯有《八十七神仙卷》因他一直带在身边而幸免于难。后来,这幅画在一次画展中不慎遗失,徐悲鸿历经艰辛,最终花费20万银元将其赎回。当时的20万银元,足以买下北京的20套四合院。
尽管徐悲鸿对这幅画爱不释手,但在他临终之际,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包括《八十七神仙卷》在内的所有画作无偿捐献给国家。他的这一举动,展现了一位艺术大师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艺术修养。如今,这些画作已成为国宝文物,其中《八十七神仙卷》的估值更是高达50亿。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艺术的真谛,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