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火爆全网,潮汕人的血性与文化何以传承?

   时间:2025-01-30 20:06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在乙巳蛇年春节期间,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揭阳普宁英歌舞首次亮相春晚舞台,为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然而,尽管这一古老艺术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赞誉,对于潮汕本地的居民来说,春晚舞台上的表演仍显“不够劲”,少了那份源自本土的血性与狂放。

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古老的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无数观众。它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潮汕人民对英雄先贤的崇敬和对生活激情的表达。在潮汕人看来,英歌舞的灵魂在于其血性与狂放,正如潮汕大地上的神灵一般,降妖伏魔,守护百姓。

然而,尽管英歌舞如今备受瞩目,但古老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消退却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古老的祠庙或荒废或被“破坏性修复”,而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隆重。据当地居民透露,今年春节甚至可能不再举办游神活动,这无疑给潮汕文化的传承蒙上了一层阴影。

潮汕人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其中祭祖与游神是两大重头戏。祭祖活动通常在除夕日下午进行,家家户户摆设祭品,焚香叩拜,缅怀先祖,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而游神活动则更加热闹,青年们抬着神像穿行于街巷之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祈求神明赐福。

在游神活动中,文游与武游是两种主要形式。文游以巡游为主,队伍中包括英歌舞、潮州大锣鼓、标旗队等,场面壮观。而武游则更加刺激,包括走老爷、挨老爷、耍老爷等多种形式,青年们抬着神像快速奔跑或转圈,场面激烈无比。

对于潮汕人来说,游神不仅仅是一种节日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无论身处何方,家乡的这些习俗总是深藏于他们的记忆之中。他们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些习俗,让年轻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铭记先辈的足迹。

在潮汕地区,许多村庄在游神的当天晚上还会举办游灯活动。家家户户手持油纸灯笼穿行于村中,到各个神庙和祠堂敬拜,最后将灯笼摆放于家中正厅。从高处望去,游灯的队伍犹如漫天星辰,美不胜收。

潮汕人的春节习俗是对自己归属的认知,也是对先辈足迹的追寻。在这些刺激精彩的活动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归属,传承着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这些习俗不仅让潮汕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让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尽管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潮汕人民依然坚定地守护着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信仰,有传承,这些习俗就永远不会消失。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让潮汕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