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年俗大赏:十三太保各显神通,共绘新春祥和图

   时间:2025-01-30 11:09 来源:天脉网作者:唐云泽

江苏春节风俗:多彩年俗映照浓厚文化底蕴

春节期间,江苏大地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这片通江达海的土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孕育了吴、金陵、淮扬、海洋、中原等多种文化,这些多元文化在春节风俗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不可或缺的年俗元素。这种年画因产于苏州桃花坞大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张贴这些色彩绚丽的年画,祈求新年家宅平安、幸福美满。年画主题多样,“和”“福”“寿”等字样尤为常见。如今,桃花坞年画还推出了各种文创产品,更加贴近现代生活。

南京的“正月十六爬城头”习俗独具特色。这一习俗源自吴地元宵节的“走三桥”旧俗,后因城内走桥不便而逐渐演变为登城头。正月十六这天,人们纷纷登上城头,寓意着走百病、迎太平。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已成为南京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镇江,“打酱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年俗。每年春节前,镇江市民都会拎着家里的瓶瓶罐罐来打酱油,现场人头攒动、酱香扑鼻。这一活动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成为镇江最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印记。

扬州的“走大局”习俗同样引人入胜。除夕夜,长辈们会在每个人的床头摆上云片糕、苹果、橘子等食品,寓意着新年高高爽爽、平平安安、走大运。扬州话中运气叫做“局气”,赠人橘子含有把好运带给他人的美好寓意。

无锡的泰伯庙会在正月初九举行,这是无锡一年中的第一个庙会。城乡百姓纷纷到此朝拜,盛况空前。庙会现场设有传统市集、灯会、水上表演等项目,让游客们能够沉浸式感受泰伯庙会的独特民俗文化。这一习俗已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常州和泰州,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团子、蒸馒头,寓意着阖家团圆、团团圆圆。常州人还会特意为团子“点红”,寄托着对生活红红火火的期盼。泰州的大街小巷则弥漫着蒸馒头、蒸糕点的香气,还有跑旱船、舞龙等传统民俗活动,年味十足。

宿迁的“走北边”习俗同样历史悠久。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现已演变为吃马蹄糕、提灯笼、摸石狮子等众多仪式,成为人人可参与的节日习俗。徐州的春节则离不开花馍,这种用多色面料制作的面食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盐城的春节习俗则更加注重美食与亲情。从大年初二起,亲朋好友间开始走动,置办酒席共叙亲情。宴席上的传统美食与节庆习俗共同编织了一场场充满饱腹感、仪式感和幸福感的盛宴。连云港的灌云豆丹则是春节餐桌上的“王者”美食,其独特的口感让人难以忘怀。

在南通,除夕夜有“打囤子”的独特风俗。这一习俗意在祈求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人们用石灰在地上画出各种图案,宛如初雪覆盖,寓意着吉祥如意。

尽管江苏各地的春节风俗各具特色,但江苏人民面对新一年时的美好心愿却如出一辙。这些质朴而真挚的心愿,穿越时空与地域,成为江苏春节文化中最温暖、最动人的底色。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