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8日除夕夜,备受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如期播出,吸引了全国观众的关注。据酷云实时收视率数据显示,仅央视一套的收视率峰值就接近40%,彰显了春晚的强大影响力。这仅仅是央视多个频道播出收视率的一部分,春晚还在各大卫视同步播出,继续稳固其作为中国人过年必备节目的地位。
今年的春晚,科技感成为了一大亮点。节目伊始,几个歌舞表演或许还未让观众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但当凤凰传奇组合演唱《栋梁》时,科技感带来的视觉震撼便显露无遗。在直播画面中,凤凰传奇仿佛随着中国古代建筑一同腾空而起,实现了飞跃,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
在小品《借伞》中,科技感对小品艺术形式的加持更是显而易见。以往的小品和相声等喜剧节目,舞台布景相对简单,无法根据剧情变化场景。而在《借伞》中,西湖美景瞬间呈现于舞台,舞美效果随着小品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前所未有的科技加持,让小品更加贴近真实情境,对未来小品艺术的发展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张艺谋执导的《秧BOT》更是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一群秧歌演员与机器人共舞,这样的创意只有张艺谋能够想象。秧歌作为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与代表中国最前沿科技的机器人相结合,展现了最地气与最先进的完美融合。高潮部分,机器人不仅能够舞动手绢,还能将手绢抛出,这一作品无疑是对今年春晚艺术特色的最佳诠释。
今年的春晚歌舞作品普遍水平较高,尤其是科技感加持后,舞美呈现出了中国独有的气质。舞蹈《喜上枝头》之所以美丽动人,既得益于舞蹈表演者的精湛技艺,也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留白艺术。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过去与未来的遥相呼应。
当然,春晚也并非完美无瑕。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表演便显得有些逊色。好在,零点之后,金霏、陈曦、盛伟、董建春和李丁等优秀相声演员登台,为观众带来了欢笑。这些相声演员的表演证明,相声艺术本身依然魅力无限,关键在于表演者的水平。
除了相声,春晚舞台上还是有很多质量上乘的小品。例如,《花架子》这个小品便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该小品不仅具有讽刺意味,而且讽刺得十分到位,展现了央视春晚小品的深刻内涵。春晚的小品总是紧跟热点,如沈腾和马丽的小品便讽刺了“提灯定损”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整体来看,今年的央视春晚科技感显著增强,大量歌舞作品受到观众好评。王菲、梁静茹、陈奕迅、王一博、汪明荃等实力派歌手的精彩演绎,为晚会增色不少。今年的春晚质量上乘,不负观众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