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行业的首份2024年度业绩预告出炉,亿晶光电(SH:600537)披露全年净亏损预计达到19至23亿元,这一消息令9万股民心寒不已。而公司实际控制人古耀明、古汉宁父子同样面临巨大压力。
古耀明,作为深圳市勤诚达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以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项目为主业,素有“旧改大亨”之称。2019年,古氏父子斥资30亿元,跨界收购亿晶光电控股权,意图进军光伏行业实现转型。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光伏行业,都陷入了低谷。
古耀明,这位广东河源籍的企业家,1989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7年创立了勤诚达集团。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时代的红利,勤诚达迅速崛起,在深圳、广州等地拿下多个旧城改造项目。然而,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收紧,古耀明的旧改项目遭遇困境,资金链趋紧。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古氏父子将目光转向了光伏行业。
亿晶光电,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老牌光伏企业,曾被誉为“A股光伏第一股”。然而,近年来公司业绩起伏不定,2019年至2021年连续亏损。2019年,原实控人荀建华因对赌失败,将控股权转让给了古氏父子控制的勤诚达投资。古氏父子接手后,虽然2022年和2023年实现了盈利,但好景不长,2024年亿晶光电再次陷入巨亏。
2023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亿晶光电也未能幸免,2024年净亏损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高。同时,公司大部分产线已经停产,产能利用率低下。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古氏父子寄予厚望的光伏转型之路变得愈发艰难。
随着债务的累积,勤诚达集团和古氏父子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天眼查信息显示,勤诚达集团有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高达13.79亿元。同时,古氏父子因替勤诚达集团进行贷款担保,所持亿晶光电的全部股权被冻结。如今,他们不得不考虑出售亿晶光电的控制权以缓解债务压力。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初,业界就传出亿晶光电在寻找接盘方的消息。今年1月8日,亿晶光电董事会发生重大变动,原董事长刘强等三名董事辞职,同时提名了具有呼和浩特国资背景的戴苏河等三人为新的非独立董事。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关于呼和浩特国资将收购亿晶光电的猜测。
然而,目前唯之能源所持亿晶光电的股份已全部被冻结,并即将进入法拍程序。呼和浩特国资是否会通过拍卖接手还是协议转让的方式入主亿晶光电,尚存在不确定性。即使成功出售控制权,古氏父子也很难填补房地产业务的资金窟窿。截至1月24日收盘,亿晶光电的总市值为32.38亿元,古家所持股份价值仅为6.9亿元,与当初的投资额相去甚远。
光伏行业从来都不是“淘金乐园”,跨界进入者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亿晶光电的危局能否通过国资的介入实现反转,尚需时间验证。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跨界转型需谨慎,盲目跟风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