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迎来了一次重大震动,由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研发的DeepSeek成功超越了ChatGPT,在苹果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占据榜首位置。这一消息伴随着深度求索最新发布的开源模型DeepSeek-R1,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热议。
DeepSeek-R1自1月20日发布以来,热度持续攀升,被誉为AI领域的一大突破。顶级风投机构A16Z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称其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并表示这是给世界的一份深远意义的礼物。在硅谷,DeepSeek成为了热议的话题,甚至有报道称,硅谷的工程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分析这一新兴模型。
DeepSeek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主要得益于其低成本、高性能以及开源的特性。据透露,DeepSeek的推理计算效率极高,能够与业内顶尖AI模型相媲美,与美国硅谷的前沿发展保持同步。特别是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其性能已经比肩OpenAI的o1模型正式版。
更令人瞩目的是,DeepSeek-R1的预训练费用仅为557.6万美元,不到OpenAI GPT-4o模型训练成本的十分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亚历克斯·迪马基评价道,DeepSeek的技术路线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达到顶尖性能未必需要天文数字般的投入。这一观点无疑给硅谷的烧钱竞赛泼了一盆冷水。
开源是DeepSeek备受瞩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共享基础代码,DeepSeek使得其他企业和研究人员能够利用相同的技术构建和发布自己的产品。英伟达资深科学家吉姆·范称赞DeepSeek是“非美国公司践行OpenAI初心”的典范,为全球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赋能。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的马里奥·克伦也认为,DeepSeek-R1的开源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比之下,o1和其他模型都是闭源模型,如同“黑匣子”一般神秘莫测。法国计算机科学家杨立昆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与其说中国AI正在追赶美国,不如说“开源模型正在超越闭源”。
“元”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坦言,DeepSeek技术非常先进,他担心这一开源模型会被全世界广泛使用,从而影响到美国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扎克伯格表示:“这是一场差距很小的竞争。”一些美国专家也评论称,如果最好的开源技术来自中国,那么美国开发人员将在这些技术之上构建他们的系统,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让中国成为AI研发的中心。
近年来,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除了DeepSeek之外,阿里巴巴、快手、字节跳动以及腾讯等公司也相继推出了AI模型。这些成就让美国的打压政策显得尴尬无力。英国科技网站“生命科学”的撰稿人本·特纳指出,美国限制向中企出口先进AI计算芯片,反而迫使DeepSeek-R1的研发者采用更智能、更有效的算法,从而弥补了计算能力的不足。
在华盛顿州工作的技术专家阿尔文·王·格雷林认为,DeepSeek的进展显示出美国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他呼吁各国应该采取合作的方式建设先进AI,而不是在AI领域进行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尽管DeepSeek目前势头强劲,但仍有观点认为其技术尚落后于OpenAI和谷歌等巨头。未来,DeepSeek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但其已经展现出的潜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