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中国电商领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不打烊”盛况。全国各地产业带的商家们正紧锣密鼓地生产、备货,将满载年味的商品打包发送至千家万户,其中,快手电商平台的年货节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据快手电商最新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产业带新动销中小商家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超过120%,GMV超百万的中小商家数量更是实现了400%的显著增长。这一波增长浪潮中,临沂糖果、石家庄灯笼、朱仙镇木版年画、保定铜火锅、常熟新中式服装以及南通家纺等产业带的商家表现尤为亮眼。
临沂糖果:甜蜜事业借直播电商展翅高飞
作为北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临沂凭借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深厚的商业底蕴,孕育了众多特色产业。其中,沂水县的糖果产业尤为突出,从传统硬糖、软糖到现代巧克力夹心糖、水果糖,品种繁多,琳琅满目。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临沂糖果产业迎来了新的春天。退伍军人李善顺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通过整合当地工厂资源,在快手平台上专注食品供应链,为电商主播和商家提供优质糖果产品。今年年货节期间,李善顺家的糖果组合产品一跃成为平台爆款,销售额高达数百万元。
李善顺表示,快手年货节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流量支持和曝光机会,团队也在不断学习优化运营策略。同时,为了确保产品品质,他与多家优质工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个品类都严格把控质量,定期进行三方检测,确保产品安全。
石家庄灯笼:直播间点亮传统工艺传承路
石家庄藁城区梅花镇屯头村被誉为“中国宫灯第一村”,全国每10盏灯笼中有8盏出自这里。晨阳家族几代人都从事灯笼行业,从爷爷辈的竹板骨架到现代LED灯、旋转装置的加入,灯笼制作工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晨阳这一代借助网络便利,开始尝试线上销售,主打更具科技感和观赏性的款式。在快手年货节期间,他直播间销售的LED旋转走马灯累计成交约15000件,GMV超百万。
晨阳坦言,直播电商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经过不断尝试和优化,他们克服了主播专业性、物流等问题,将家乡的灯笼推向全国。电商的兴起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当地数千人从事电商直播相关工作,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创业。
朱仙镇木版年画:传统技艺在直播间焕发新生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鲜明,是中原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90后创业者许瑞凭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直播电商的敏锐洞察,尝试将这一传统技艺推向全国市场。他选择“门神”这一经典题材,通过直播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年货节期间,他的店铺“以画过年-非遗木版门神”成交了近7000笔订单。
许瑞表示,他们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将传统门神形象与现代家居装饰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现代家庭的产品,既保留了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保定铜火锅:直播电商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保定铜火锅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是传承百年的传统工艺。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老北平铜火锅是保定铜火锅产业的典型代表,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从线下批发到线上直播电商,企业见证了行业的变迁与发展。他们于2013年开始涉足电商领域,并逐步将业务拓展到快手等平台。今年年货节期间,销售额达到上百万。
老北平铜火锅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线上消费者需求,推出了适合家庭使用的插电式铜火锅。同时,他们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计划推出更多适合户外场景的产品。
常熟女装:从中老年服饰到新中式的时尚蜕变
常熟是中国服装名城,近年来逐渐从中老年服饰向年轻化、时尚化的新中式风格转型。常熟女装商家茂清从2017年开始做电商,见证了常熟服装产业的转型过程。他自2024年底入驻快手电商,年货节期间,直播间日均订单量大幅增长,其中织锦刺绣款加棉马甲、刺绣粉色新中式棉衣成为爆款。
茂清通过优化供应链,实现了快速反应和高效生产。他们与当地多家服装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同时,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上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南通家纺:薄利多销快速打开线上市场
南通家纺历史悠久,是中国家纺产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直播电商的兴起为南通家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青诗兰悦品牌自去年9月开始尝试在快手等平台开展供应链服务业务,并迅速取得显著成效。他们通过与头部主播合作,将产品直接推向消费者,提高了销售效率,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年货节期间,通过推出高性价比的家纺产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青诗兰悦创始人表示,直播电商的核心在于人、货、场的匹配。他们根据主播的粉丝画像调整产品策略,精准定位市场。同时,为了适应直播电商的节奏,企业对供应链进行了全面优化,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