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倾家荡产购名画,《八十七神仙卷》价值几何?

   时间:2025-01-27 17:04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对艺术的热爱超越金钱衡量。他不仅以画笔挥洒才华,更是一位艺术收藏家,其收藏生涯中的一段传奇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其父的熏陶。出生平凡家庭的他,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自幼展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20岁那年,得益于友人的资助,他进入震旦大学深造,系统学习绘画,初识西方艺术之美,为日后的艺术之路奠定基石。

毕业后,徐悲鸿凭借卓越的才能,受聘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几年后,他远赴法国深造,正规西方绘画教育的洗礼,让他的艺术创造力更上一层楼。在欧洲举办的个人画展,更是让他名扬国际,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尽管自己的画作备受推崇,徐悲鸿对艺术收藏的热情丝毫不减。他收藏的字画作品,数量逾千,件件价值连城。他常以作品交换心仪的字画,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只为拥有心仪的艺术瑰宝。其独到的眼光,让他在艺术市场上屡有斩获。

其中,一幅让徐悲鸿倾尽所有的名画,便是《八十七神仙卷》。这幅画的收藏故事,要追溯到1937年。当时,徐悲鸿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偶遇德国收藏家马丁夫人。马丁夫人对徐悲鸿的画作赞赏有加,两人在交流中提及家中藏品因资金周转需出售。徐悲鸿听后,虽初看展品失望,但在马丁夫人展示剩余藏品时,一眼便相中了这幅长卷人物画。

面对马丁夫人开出的10万元天价,徐悲鸿毅然决定以自己的画作交换。这场交易,对马丁夫人而言,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事后经专家鉴定,这幅画确为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真迹,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徐悲鸿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画中人物栩栩如生,道教故事主题深远,堪称艺术瑰宝。

然而,这幅画曾一度失而复得。战争期间,徐悲鸿珍藏的众多名画毁于战火,但《八十七神仙卷》因随身携带而幸免于难。然而,1942年,徐悲鸿前往云南办展时,因不便携带,将其锁在办公室。不料,办公室被盗,这幅画也神秘失踪。徐悲鸿心急如焚,四处寻找,终得一学生线索,称在一户人家见过此画。经过一番交涉,这家人竟索要20万元。在那个时代,这笔钱足以买下北京20套四合院。

为了赎回心爱的画作,徐悲鸿不惜变卖家产,四处借钱,终于凑齐巨款。对他而言,艺术无价,钱财只是身外之物。他去世后,所藏字画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彰显了其高尚的艺术情操和爱国情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