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博物馆近日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回音幽远——馆藏明清绘画精品展”。此次展览于1月26日盛大开幕,共展出45幅珍贵的明至清代绘画作品,其中包括董其昌、任颐、虚谷等大师的精品,以及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清代《潮州古城图》。
展览以绘画题材和形式为线索,精心策划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澄怀味象”,集中展示了明至清代的山水画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人的诗意世界之中。第二篇章“置陈布势”,则通过清代的长轴纪实画作,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第三篇章“神仪在心”,则汇聚了明至清代的人物、花鸟画作,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情。
据潮州市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工作人员、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吴海彬介绍,此次展出的45幅作品中,有40幅为绘画文物原件,其中不乏国家二级或三级文物,堪称该馆的“镇馆之宝”。这些作品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展览现场,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纷纷在画作前驻足欣赏。特别是《潮州古城图》前,更是人头攒动。这幅画作以写实的手法、鸟瞰的视角,生动描绘了清末潮州城的整体风貌,景物丰富,细节精致,让不少观众为之惊叹。许多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边辨认画中的“潮州八景”,一边对比清末的潮州城与现在的风貌变化,感受城市的沧桑巨变。
来自浙江绍兴的游客叶梓欣表示:“昨天我还在潮州古城里游玩,今天就在这里看到了清末潮州古城的样貌,真的很有趣也很震撼。”她认为,《潮州古城图》不仅记录了历史,更展现了潮州城市的独特魅力。
展品中还有一幅与潮州紧密相关的画作——《修堤图》。这幅清代潮州画家陈琼所绘制的作品,记录了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潮州官民修堵韩江北堤溃口的壮观场景。画中人物众多,形象生动,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见证了潮州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除了与潮州相关的画作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明代“松江画派”代表性人物董其昌的水墨山水直幅,以及“海上画派”画家虚谷、任颐的画作。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却都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才情和深厚功底。
来自河南洛阳的博物馆爱好者张一帆对展览赞不绝口。他表示:“尽管我对绘画不太懂,但是画里展现的写实的场景很打动我们。”他认为,这次展览不仅让他领略了古代艺术的魅力,更让他对潮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除了现场展出的45幅画作外,潮州市博物馆还将十余幅馆藏明清画作的电子版在展馆内的屏幕上循环播放,供市民游客欣赏。在农历新年初一至初七期间,展馆内还设置了艺术工坊体验活动“墨韵白描”,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