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理财多款产品提前终止,新任掌舵人能否力挽狂澜提升合规?

   时间:2025-01-26 12:03 来源:天脉网作者:柳晴雪

近期,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了一波产品提前终止的风潮。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今年1月17日,已有包括中邮理财、建信理财、苏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理财机构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的公告,总数至少达到6家。

其中,交银理财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已多次发布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公告,且这一现象在进入2025年后仍在持续。交银理财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成为了此次终止潮中的焦点。

交银理财的人事变动也为这一系列事件增添了几分复杂性。去年下半年,交银理财的老将张宏良因工作变动辞去了董事长等职务,随后,交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总经理李豪接任。而在这次人事调整前不久,交通银行旗下的一家支行因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而遭到了监管处罚,这使得交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合规问题备受关注。

具体来看,进入2025年后,交银理财已有多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例如,1月3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1月24日提前终止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月月鑫2号(纯享版)理财产品,同时宣布将于2月12日提前终止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月月鑫3号(纯享版)理财产品,以及于1月15日提前终止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月月鑫5号(纯享版)理财产品。早在2024年7月12日,交银理财还提前终止了交银理财稳享大湾区价值投资一年定开3号理财产品。

对于交银理财等多款固收类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可能与当前经济环境中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有关。在发行这些产品时,由于收益设定可能偏高,导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际收益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因此相关机构选择提前终止产品。部分产品在实际募集后规模过小,也是导致产品终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理财产品的提前到期,往往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这不仅迫使投资者调整原有的投资计划,还需要重新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挑选新的产品。从这一现象也可以看出,管理人在运营和投研方面或许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产品无法持续稳定地运作。

从投资运作的角度来看,底层资产的提前到期、业绩表现不佳等因素也可能促使产品提前终止。如果理财产品投向的部分资产提前到期,且新的投资机会难以寻找,或者产品的净值波动较大,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收益,都可能导致产品提前终止。

交银理财的人事变动和合规问题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在新帅的带领下,加强合规管理,提升运营和投研能力,将是交银理财面临的重要挑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