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迎来重要人事变动,其长期领导者王静瑛宣布退休。
据业内消息,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将于1月24日正式告别职场生涯。她的离职后,星巴克中国将由现任首席执行官刘文娟全面接管,继续引领品牌在华的发展。
星巴克中国相关发言人向媒体透露:“目前我们只收到了内部通知,暂未有其他具体细节,后续如有正式消息会及时公布。”
王静瑛自2000年加入星巴克,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担任要职。2011年,她回归中国市场,出任星巴克中国总裁。在她的领导下,星巴克中国经历了从数百家门店到近7600家门店的飞跃,员工数量也激增至超过6万人。
王静瑛被公认为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人物。星巴克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曾表示,是王静瑛将中国业务发展成为星巴克最大的国际市场之一,并使品牌在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喜爱。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更是将王静瑛誉为“公司最宝贵的合作伙伴”。
即将接棒的王静瑛接班人刘文娟,是王静瑛亲手栽培的得力助手。据报道,刘文娟于十多年前由王静瑛招募进入星巴克中国,两人在公司内部被誉为“师徒”。
王静瑛与刘文娟分别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领导星巴克中国。王静瑛上任时,咖啡消费在中国尚未普及,她成功推广咖啡文化并实现了品牌的迅速扩张。而刘文娟接手时,咖啡市场已进入激烈竞争阶段,星巴克面临着来自本土品牌的强大挑战。
刘文娟在星巴克中国的职业生涯中,特别是在数字化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建立了星巴克中国的数字化平台,推出了“专星送”和“啡快”等数字点单服务,这些业务如今已成为星巴克中国的重要增长动力。
王静瑛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第三空间”概念的深入推广。她带领团队在中国市场重点打造这一社交空间,使星巴克逐渐成为中国咖啡消费与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曾高度评价王静瑛的领导力。他指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初期挣扎了近十年,直到王静瑛接手才得以扭转局面。舒尔茨表示,王静瑛坚信总部的模式并非唯一出路,她要求掌控一切,并将权力下放至中国市场,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王静瑛的培养下,刘文娟逐渐崭露头角。她不仅在门店运营方面表现出色,还大力推进了星巴克的数字化创新。刘文娟的晋升之路迅速且稳健,从企业项目总监到数字创新副总裁,再到首席运营官,最终成为星巴克中国的联席首席执行官。
然而,刘文娟接手星巴克中国之际,市场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一批本土咖啡品牌如瑞幸、Manner和库迪等迅速崛起,门店数量激增,且定价更低,营销策略更为灵活。这些品牌主要满足消费者的咖啡外带需求,与星巴克主打的到店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星巴克中国坚持不参与价格战,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也不得不通过发放优惠券、推出创新饮品和联名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同时,星巴克中国加速了开店步伐,但短期内业绩仍受到一定冲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刘文娟将如何带领星巴克中国穿越新一轮的消费周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她能否延续王静瑛的辉煌成就,将星巴克中国推向新的高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