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爱奇艺热播剧《漂白》是否涉嫌抄袭的争议持续发酵。此次风波的焦点在于,该剧被指与前南方都市报记者王猛于2012年发表的深度调查报道《漂白》存在多处相似。
《漂白》剧集片方已发表声明,指出该剧的影视改编权源自陈枰的小说《漂白》,并委托其进行剧本改编。片方强调,根据合同约定,陈枰需确保原著及剧本内容的合法性,且不侵犯任何第三方权益。一旦产生争议纠纷,责任将由陈枰承担。这一声明被视为爱奇艺在试图“切割”与抄袭风波的直接关联。
然而,若抄袭指控成立,爱奇艺仍需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尽管事后爱奇艺有权利对编剧提起诉讼,但目前的局势显然对爱奇艺不利。王猛指出,《漂白》剧集与他发表的报道在多个方面存在雷同,甚至包括笔误也被原样复制。他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自己的作品被盗用。
陈枰则在微博上对抄袭指控作出回应,她表示欢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并强调自己的小说创作始于2016年,经过实地走访和大量资料补充,拥有独立的创作过程。然而,爱奇艺对陈枰的态度显得颇为暧昧,这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
新闻报道的版权维权相较于小说等虚构作品确实存在更大难度。由于纪实性报道基于真实事件,侵权认定需要详细对比文字表达,而非单纯的故事结构或情节。因此,王猛能否成功维权,还需看南都作为版权方是否起诉,以及法院的最终判决。
爱奇艺在此时的态度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内容生态管理策略的质疑。有观点认为,爱奇艺可能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注重内容创作者的利益和尊重。随着市场环境的下行,爱奇艺的经营压力增大,现金流紧张。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9.6%,净利润同比下滑52%。在这种情况下,爱奇艺或许更倾向于选择拖延策略,以减轻经济负担。
然而,这种策略与爱奇艺的初衷渐行渐远。公司愿景是成为伟大的娱乐公司,并致力于打造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环境。过去,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会亲自参与项目讨论,给予创作者较高的自由度。但如今,从《漂白》事件来看,爱奇艺对于创作者和原创内容的尊重似乎有所减弱。
在影视行业中,与媒体合作改编报道并非罕见。许多影视公司会与媒体协商版权问题,甚至要求与采访对象签约以保障其利益。这种合作模式看似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相比之下,爱奇艺在《漂白》项目中忽视原始版权风险的做法,不仅暴露了公司的治理风险,也显示出其尊重内容的文化正在消散。
对于一家强调原创的公司而言,忽视创作者利益无疑会使其离“伟大”越来越远。爱奇艺过去在业界树立良好的口碑,如今却因《漂白》事件而备受质疑。如何重建内容生态的信任和尊重,将是爱奇艺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