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中,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符号。那刚劲有力、挥洒自如的笔触,总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与向往。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文化的天空。
提及书法,人们往往会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但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造诣深厚的书法家——王时敏。他的代表作明王时敏隶书轴,如今被珍藏于杭州博物馆,成为了书法爱好者们竞相观赏的瑰宝。
隶书,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曾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但随后逐渐走向衰落。历经宋、元、明三朝,隶书书法家更是凤毛麟角。然而,在明末清初,隶书书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涌现出了一批以隶书为主的书法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王时敏。他的隶书风格独特,备受推崇,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时敏,出身于江苏太仓的名门望族,家族显赫,长辈们皆为功臣。因此,他无需科考便直接步入仕途,24岁便担任尚宝丞,负责管理皇帝的玺印。此后,他又升任太常寺少卿,仍兼管尚宝司事。然而,王时敏对仕途并不热衷,他更倾心于笔墨之间。儿时家中丰富的古书、名画收藏,为他日后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时敏不仅绘画成就斐然,其隶书同样名扬四海。他的隶书作品,给人一种沧桑残缺之美,重笔饱满,轻笔秀气。他打破了隶书行距紧密的常规,将行距拉大,注重方劲有力的效果,笔墨丰润沉厚,独具特色。被列为“清初四王”之一的他,一生酷爱笔墨,淡泊名利,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创作。
如今,在杭州博物馆珍藏的“王时敏隶书轴”,纵长146cm,横长58cm,内容为“禊堂真赏墨花新,白首摩挲古道民,遥忆山窗旧题处,碧梧红豆已前尘。”署款为“八十老人王时敏”。这幅作品整体字体方整,刚劲有力,结构严谨,每一笔都圆润方出,笔法古朴凝重,长横收笔时用力开合有度,自然质朴,平直宽博,既有汉隶的古朴,又有唐隶的韵味。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王时敏的性格特点。他喜好推陈出新,豪放直爽,其隶书作品“神采”飞扬,将他的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不懂书法的人,在观赏这幅作品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和人文关怀。这幅字,触动人心,富有灵性和感染力,字如其人,展现了一代笔墨画坛领袖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