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孩子学习态度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家长和教育专家指出,孩子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力,更在于其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一位家长在与朋友交流时透露,她的孩子轩轩在小升初考试中成绩不尽如人意。尽管轩轩过去在语文和英语方面表现良好,但这次考试却仅在及格线附近徘徊。朋友指出,轩轩的问题在于懒散,缺乏学习的耐心和毅力。她表示,轩轩常常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经常在学习不到十分钟后就出去玩。
一位拥有20多年教龄的班主任对此现象发表了看法。她认为,随着年级的提升,学习不再仅凭智商就能轻松应对。她见过许多起初聪明但懒散的孩子,由于缺乏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成绩一落千丈。相反,一些起初成绩并不突出的孩子,因为勤奋和坚持,逐渐在学习上取得显著进步。
这种“积懒成笨”的现象在现实中越来越普遍。教育专家指出,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当,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他们的勤奋程度。懒散不仅影响学习成绩,更可能拖垮孩子的意志,甚至导致他们放弃学业。
一些孩子还表现出“假勤奋”的现象,他们用表面的努力掩饰内心的懒惰。这些孩子可能每天看似忙碌,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投入学习。一位14年教龄的老师总结了孩子懒惰的两种类型:肢体懒惰和用脑懒惰。肢体懒惰的孩子上课不爱动笔,考试时常常眼高手低;而用脑懒惰的孩子则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刷题,缺乏深入的思考。
家长在孩子学习态度上的妥协也是导致孩子懒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梁实秋曾说:“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有远见的父母会在孩子想偷懒时坚定拒绝,逼迫他们勤奋。而一些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常常打破规则,导致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避免孩子陷入“积懒成笨”的陷阱,家长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学期伊始,家长应重点关注孩子的规划归纳、积极主动、自检自查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将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心,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位家长分享了她的故事,她的孩子曾经因为懒散而成绩下滑,但在她严格的要求和陪伴下,孩子逐渐养成了自律的学习习惯。现在,孩子每天六点半起床晨读,放学回家主动写作业,周末还会自己阅读和练字。
教育专家强调,学习的本质在于思考。家长应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将学习和思考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掌握知识,避免所学变成空想和妄想。
最后,家长应告诉孩子,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未来的幸福。在孩子该学习的年龄选择放纵,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未来拥有底气捍卫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