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伯克希尔·哈撒韦及其掌舵人巴菲特的名字无疑是传奇般的存在。而了解伯克希尔不同历史时期的收益率计算方式,则是深入探究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关键所在。
每到岁末年初,投资者们都会纷纷审视自己过去一年的投资成绩。在评价投资业绩时,大多数投资者通常采用年初和年末市值对比的简单方法。然而,这种方法虽直观,却非唯一。那么,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又是如何计算自己的投资收益率的呢?
巴菲特的股东信中,常会出现多种计算口径的收益率数据,包括市值、净资产以及透视盈余等。这些不同的计算方式,反映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投资策略和持股结构的演变。
在伯克希尔早期,即从1956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成立至1961年,巴菲特主要遵循格雷厄姆的捡烟蒂投资策略,持股集中在被低估的股票上。这一时期的收益率计算,主要依据年初和年末的股票市值之差。
到了1962年至1969年,巴菲特开始涉足控制类投资,即买入足够多的股份成为控股企业。对于这类投资,他通常以净资产的某个折扣或买入成本作为市值,这种计算方式使得收益率更加平稳。
1973年,随着美股市场泡沫破裂,巴菲特重新开始通过伯克希尔公司进行股票投资。这一时期的收益率依然以净资产增加值为主,但包含了买入股票的投资收益。直到1990年之前,伯克希尔的收益率通常指的是公司报表上的净资产增加值。
1990年,巴菲特在股东信中首次提出了“透视盈余”的概念,以更真实地反映伯克希尔的盈利状况。他认为,按照通用会计准则得出的报表数据大大低估了伯克希尔的投资收益。透视盈余的核心在于,将伯克希尔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小比例股权,也按照其持股比例计算出应得的利润,并减去税款后加在报表净利润上。这一计算方式让投资者能更清晰地看到伯克希尔的真实盈利。
然而,从2018年起,由于美国实施新会计准则,伯克希尔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小比例股权需要按照市值波动和现金分红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因此,透视盈余成为历史名词。这一时期的收益率计算主要基于旗下非上市的控股企业净资产和股票投资收益累加的净资产增加值。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了解巴菲特所采用的收益率计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有助于我们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巴菲特的投资成就,避免盲目崇拜。其次,通过阅读巴菲特致股东信,并对照这些计算方式,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其投资策略和思维。学习巴菲特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方式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股权思维的理解,更理性地面对股价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