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林小英:在AI时代,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唯一?

   时间:2025-01-21 15:46 来源:天脉网作者:任飞扬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寻找独一无二的自我

近日,关于教育现状与未来、个性化成长路径的讨论在教育圈内引起热烈反响。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与观察,提出在AI时代背景下,学生应追求成为独特个体,而非盲目追求成绩最优。

访谈节目《十三邀》中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分享了她在田野间偶遇一株异常高大的映山红的故事,这株植物打破了常规定义,激发了人们对成长多样性的思考。这位教育工作者指出,当下许多优秀学生被“优绩主义”束缚,陷入同质化竞争,忽视了个人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面对AI技术的飞速发展,如ChatGPT等智能工具的出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愈发显现。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身份认同、社交体验与情感价值的提供场所。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学校围墙逐渐模糊,个性化教学成为新趋势。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创办Ad Astra学校,推行个性化教学,强调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国内,也有年轻创业者凭借对学习方法的独到见解,在网络上聚集数百万粉丝,成功转型为教育领域的创新者。

该教育工作者进一步阐述,世界上的人可分为三类:Tool(工具人)、Player(玩家)和Shaper(塑造者)。工具人遵循既定规则,追求外界认可;玩家则懂得在规则中寻找自由,拥有批判性思维;而塑造者则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新世界。在AI时代,成为独特的Player乃至Shaper,将是个人发展的关键。

他引用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不应以单一标准衡量。例如,娱乐圈前辈章小蕙,虽曾因购物习惯备受争议,但最终凭借对时尚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达,在直播带货领域大放异彩,展现了个性与特长的力量。

文章最后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每个人发现并实现自我价值,而非仅仅追求分数的高低。中考、高考虽重要,但不应成为定义人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探索自我,发展特长,成为不可替代的唯一,才是AI时代对个人成长的真正要求。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应勇于走出舒适区,以世界为参考,定义独一无二的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